3。方法論:科學治霾,真不是一兩年的事兒

  2014年10月30日,濟南市發布了本市2010-2013年度PM2 。5源解析結果。結果顯示,在濟南市環境空氣細顆粒物(PM2 。5)來源中,區域傳輸貢獻占20-32%,本地污染排放貢獻占68-80%,其中汽車尾氣、餐飲、汽車修理、畜禽養殖、建筑涂裝都成為霧霾貢獻因素。每個市民的生活,都已經與霧霾牢牢地捆綁在一起。

  怎樣才能更有效地治理霧霾,也曾深受霧霾之害的歐美發達國家早已趟出了一條清晰的治霾之路。

  世界上第一部空氣污染防治法案《清潔空氣法》出臺于英國。法律規定,在倫敦城內的電廠都必須關閉,只能在大倫敦區重建。要求工業企業建造高大的煙囪,加強疏散大氣污染物。還包括要求大規模改造城市居民的傳統爐灶,減少煤炭用量,逐步實現居民生活天然氣化;冬季采取集中供暖。同時,倫敦也開始工廠外遷,并配合工業搬遷建設衛星城。

  上世紀80年代后,交通污染取代工業污染成為倫敦空氣質量的首要威脅。為此,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措施,來抑制交通污染。包括優先發展公共交通網絡、抑制私車發展,以及減少汽車尾氣排放、整治交通擁堵等等??傊?,科學治霾真不是一兩年的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