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濟南1月7日訊(記者 姜洋)記者從環保部門了解到,最高人民檢察院通報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試點工作進展情況。據了解,目前,山東等試點地區檢察機關已向法院提起公益訴訟5件,法院均已立案。其中,有7個地方環保局因怠于履職被通報。

  記者看到,被通報的單位中,包括山東省萊州市、江蘇省常熟市、安徽省繁昌縣、安徽省阜陽市潁東區、福建省龍巖市新羅區、湖北省黃梅縣、云南省馬龍縣7個地方環保局。其中,山東省萊州市人民檢察院在履行職責中發現,2014年4月上旬開始,李廣春在明知李廣強無經營許可證、無環保部門審批的情況下,向李廣強提供鹽酸廢液酸洗長石,李廣強在酸洗長石過程中又產生廢酸液,這些廢酸液被李廣強等人非法排放,造成環境嚴重污染。萊州市環保局未對萊州市文峰高碳石墨制品廠采取任何行政處罰措施。2015年7月16日,萊州市人民檢察院向萊州市環保局發出檢察建議,對李廣春經營的萊州市文峰高碳石墨制品廠向他人提供鹽酸廢液的行為進行相應的行政處罰。

  2015年8月14日,萊州市環保局對萊州市人民檢察院的檢察建議予以回復,將對李廣春作出以下行政處罰決定:一是責令停止將廢酸液等危險廢物提供給無經營許可證的單位、個人從事收集、貯存、利用、處置經營活動的違法行為;二是處以罰款6萬元。

  環境保護部表示,支持檢察機關監督環保部門依法履行職責,對不履行職責或履職不到位的問題依法提起環境行政公益訴訟,并對地方各級環保部門提出三項要求:一是要求三起訴訟案件相關環保部門全力配合檢察機關和法院對行政公益訴訟的辦理工作。二是要求各級環保部門在工作中依法履行環境監管工作職責,對違法問題依法查處到位、移送到位、執行到位。三是各級環保部門要舉一反三,認真梳理在環境監管執法、執法與司法銜接配合方面的職責,高度重視檢察機關的法律監督,有針對性的規范執法程序、加強信息公開,依法履職到位。

  據了解,2015年7月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最高人民檢察院,在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國有資產保護、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食品藥品安全等領域,在北京、吉林、江蘇、廣東、內蒙古等13地開展為期兩年的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試點工作。根據試點方案規定,經過訴前程序,法律規定的機關和有關組織沒有提起民事公益訴訟,或者行政機關拒不糾正違法或不履行法定職責,社會公共利益仍處于受侵害狀態的,檢察機關可以分別提起民事或行政公益訴訟。

  據統計,目前已提起的5件公益訴訟均在環保領域,其中3件是行政公益訴訟。其中,2015年12月16日,山東省慶云縣檢察院因縣環保部門不依法履行職責,向慶云縣法院提起全國首例行政公益訴訟。2015年12月22日,江蘇省常州市檢察院對兩村民污染環境案提起全國首例民事公益訴訟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