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份,丁莊村村民收到了一個通知,村里要進行新農村建設,一聽說要住進樓房,村民們紛紛踴躍報名。(視頻截圖) 2014年2月份,丁莊村村民收到了一個通知,村里要進行新農村建設,一聽說要住進樓房,村民們紛紛踴躍報名。(視頻截圖)
不過,要住新房這報名是有條件的,要交一萬塊錢的定金,按交錢的順序,可以優先選房。(視頻截圖) 不過,要住新房這報名是有條件的,要交一萬塊錢的定金,按交錢的順序,可以優先選房。(視頻截圖)

  齊魯網1月8日訊“新農村”建設,是國家提出的一項惠農政策,可是,對于聊城陽谷縣丁莊村43戶村民來說,這“新農村”成了他們這兩年來的噩夢。

   “新農村”建設交定金可優先選房?

  據山東廣播電視臺生活頻道《生活幫》報道,聊城市陽谷縣郭屯鎮丁莊村大約有100戶村民,2014年2月份,村民收到了一個通知,村里要進行新農村建設。

  一聽說要住進樓房,村民們紛紛踴躍報名,不過,這報名是有條件的,要交一萬塊錢的定金,按交錢的順序,可以優先選房,交錢交早了,可以選好位置。

  想到先交錢就能先選房,村民們當然是熱情高漲,不到一個月,就有43戶村民交了定金。可是,眼瞅著另一個村莊已經基本上搬完了,而自己這邊卻遲遲沒有動工,丁莊村的村民著了急,一詢問才得知,他們這里不建“新農村”了,這樓房沒了,緊接著,定金也不知所蹤。

  村民丁業強說:“我們是2015年12月21號發現這個錢沒有了,上午還能和村書記聯系上,到了下午,打電話就打不通了,原來,12月份以前,他還答應我們村民,能退這個錢,到后期就聯系不上了。”

   房子沒蓋成定金咋沒了?

  四十三戶村民交的四十三萬塊錢,怎么會沒了呢?聯系不到村書記,記者找到了丁村里的會計。

  丁莊村會計丁紀生告訴記者,當時為了穩妥起見,這筆錢存到了村里信貸員丁敬友的名下,存了一年的定期,剛到期,錢就沒了,信貸員肯定脫不了干系。

  信貸員丁敬友卻說:“當時是書記拿著存折的,這個存款折我也沒見著。”

  雖說存折一直在村書記手里,可是這錢卻是存在信貸員的名下,錢沒了,問題究竟出在哪?丁敬友說:“后來村書記想貸款,沒貸成,他叫我去,以我的身份給他貸出來的,從那以后,我就沒介入。”

  村書記通過信貸員的名字貸了款,現在貸款還不上,銀行也就自然而然的把他名下的四十三萬存款作了抵押。

  村民的四十三萬塊錢,就這樣的無聲無息的沒了。作為信貸員,應該對貸款這些政策應該很了解,村書記貸了多少錢呢?

  信貸員丁敬友說:“我想不起來,做十來年信貸員了,他貸不出來,我給貸出來了。”

  作為一個干了十多年的信貸員,用自己的名義給別人貸款,而且具體貸多少款,自己還不清楚,這事可能嗎?先不說村書記和這名信貸員有什么其他的事,這43戶村民的錢,怎么能隨意給別人做抵押呢?這錢還能不能要回來?

  村書記跑路43萬什么時候才能要回?

  目前,村民的四十三萬塊錢,已經被抵押給了鎮上的農商銀行,村書記現在去了哪?村民的錢什么時候才能要回來?

  村書記不在家,可在他的家里,記者找到了他的父親,他告訴記者,從12月1號那天起,自己就聯系不到兒子了,現在,這個家里也只有他一個人。

  村書記的父親說:“他搞蔬菜大棚,不是43萬的事,143萬,243萬也擋不住,他不是賠這點兒錢。”

  為了幫助村民們要回定金,村民找到了陽谷縣信訪局,信訪局的工作人員卻給村民出具了一個不予受理告知書,告知書上寫道,該事項應當通過訴訟途徑解決,村民去鎮派出所報案,派出所更是給他們出了一個告知書,告訴他們,這個案件不構成犯罪,不屬于公安機關的職權范圍,應提起民事訴訟。

  鎮政府工作人員說:“想把三個村建到后劉村,但是,后來土地指標不允許,沒有建設用地了,所以就光建設后劉村,沒建設丁莊,也沒建設前劉村,當時規劃是三個村建在一起,后來就停止了。”

  村民丁業強認為,既然丁莊村“新農村”建設是鎮里號召的,而且村民交定金的事鎮上也知道,那么鎮上就有義務監管這些錢。

  鎮政府工作人員稱:“當時是號召了沒錯,但是還沒組織建,西邊這幾個村建著的,村書記發動把錢交上來,最后也沒分下去,現在組織上已經停止他的工作了,現在已經選了新班子。”

  村民的錢應該如何討回?在記者的要求下,村民打通了郭屯鎮王鎮長的電話,王鎮長解釋說,鎮上可以出面給協調,不過,歸根到底,要通過法律途徑解決問題,他們可以給法院提供書面證明。

  來源:齊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