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霾、霧霾,最近幾年,這倆字成了冬天里被濟南人提的最多的詞語之一。尤其從去年底今年初開始,空氣凈化器和防霾口罩在濟南幾乎熱銷到斷貨,可見大家的防霾意識和經驗正與日俱增。不光人怕霧霾,動物其實也害怕。昨日,記者就見識了濟南動物園的飼養員怎么幫動物們度過有霾的日子。
大熊貓一個月只放了四五天風
賀景昭是濟南動物園熊貓館的飼養員,每天負責園里兩只國寶的飲食起居。她告訴記者,與長頸鹿、袋鼠這些熱帶動物不同,大熊貓的抗寒能力其實挺不錯,只要室外溫度不低于零下五度,它們就可以從籠舍里出來撒個歡兒。
“熊貓是一種怕熱不怕冷的動物,像夏天,氣溫一超過25度就不適合放它們去籠舍外玩耍了。到了七八月份濟南最熱的時候,還要給它們適當的吃點冰塊防暑降溫。進入冬天,熊貓籠舍內的溫度也不宜過高,像咱們家暖氣燒到20多度還嫌不暖和,熊貓館的室溫只要保持在八九度就非常適宜了。”
賀景昭說,熊貓的性格屬于比較懶的動物,每天除了吃吃睡睡,唯一的一點生活樂趣可能就是每天出來放個風透個氣兒。不過,由于最近幾個月的霧霾天比較多,兩只熊貓的這點娛樂時間也被飼養員們“無情”的削減去大半。
“像去年11月份,它們整月出來的時間加起來也不過四五天,12月份情況差不多,大概在五六天左右。好在它倆的性格比較懶散,少出來玩幾天也不會太在意。”
她說,雖然沒有資料直接表明霧霾天對熊貓的健康會造成影響,但是咱們人覺得不舒服,動物應該也會有感覺。“只是它們可能表達不出來罷了。為了動物的健康著想,在霧霾嚴重的天氣里,就不讓它們出來玩了。”
另外,這兩年越賣越火的空氣凈化器搶購風也刮到了動物界,公園給倆國寶的籠舍內就裝了一臺。“霧霾天一多,就得想辦法給它們提供一個比較優質的室內環境。”
獼猴抗霾吃上了保健藥
與大多數有內籠舍的動物不同,猴山上的獼猴全是戶外放養,遇著霧霾天,這些“倒霉”的家伙怎么度過?
飼養員告訴記者,為了幫獼猴們抗霾,飼養員在冬季喂食的時候會加大水果的數量,還會給它們服用維生素等保健藥。“咱們人可以戴口罩,可沒法給猴子們戴口罩。遇到霧霾天,飲食方面我們會多給它們喂蘋果、橙子這種水分比較大的水果,既能補充維生素又能滋潤喉嚨,可以防止它們因為霧霾引起的嗓子不舒服和咳嗽。另一方面,還會專門給它們服用維生素。”
獼猴的味覺和嗅覺非常靈敏,為了讓它們順利吃藥,飼養員得跟哄孩子一樣絞盡腦汁。我們明明聞著這些藥片沒有什么異味,可喂給它們就特別挑剔,多數會拒絕食用。遇到這種情況,只能在食物上割開一個小口,悄悄將藥塞進去。“獼猴很聰明,我們在香蕉里放了藥片,有的發現香蕉皮被剝開過,便又聞又舔,就是不吃。有時候外面涂了蜂蜜,讓它們嘗到點甜頭,這才蒙混過關,哄它們吃下。”
此外,如果遇到連續多日的霧霾天,動物園還會調來灑水車,專門在猴山周圍進行灑水降塵。“動物園里只有獼猴沒有內籠舍,主要因為它們身體比較‘潑辣’,一般不會生病。獼猴的病大多是受傷引起的,它們在爭奪猴王或是發情期的時候,常會發生打斗。”飼養員告訴記者,猴山里面有很多四通八達的山洞,灑水的時候,猴子們就躲進洞里,所以不會因為淋水在冬天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