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十路成治堵試驗場

  潛力被挖盡卻難見起色

  交警部門相關人士表示, 在治堵問題上 “路越寬越堵” 開始成為交通專家所持有的共同觀點, 治堵不能單純地與修路聯系起來, 因為城市主干道永遠是吸引車流量的主力。

  在濟南全城治堵的過程中,經十路其實扮演了一個 “試驗品” 的角色。 繼濟南交警在經十路開辟第一條公交專用車道后,更多的治堵舉措被率先用在了經十路上。

  2012年7月, 濟南交警部門開始對經十路進行禁停試驗, 這也標志著濟南市主干道禁停工作開始。 2016年, 濟南預計將禁停道路拓展至30條, 并實施分時段檔次處罰。

  而隨后, 經十路上又出現了全國首個 “逆向可變車道” , 一個信號燈可多走10輛車。 目前, 逆向可變車道已在經十路各主要路口節點推廣, 路口擁堵明顯降級。 此外, 交警還在多個路口開辟了直行待行區、 路口提前掉頭, 并實施了路口禁左措施。除此之外, 濟南交警還在經十路上推行全新的 “綠波帶” 。 高峰期路段通行能力提高了15%,平 峰 期 路 段 通 行 能 力 提 高 了20%。 目前, 綠波帶已在歷山路、工業北路等主干道上全面推廣。

  盡管一波一波的措施不斷上馬, 但經十路卻難見起色。 這種通過深挖道路資源帶來的治堵成果, 很快被瘋狂增長的小汽 車 埋 沒 。 對 此 , 濟 南 交 警 認為, 今后只能從路權上進行再分配, 引導、 吸引交通參與者放棄小汽車、 換乘公共交通方式出行, 這也是無奈之舉, 是必經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