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濟南1月20日訊(記者 李兆輝)20日,大眾網記者從山東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2015年,山東51家企業入圍中國企業500強,預計營業收入過百億元的工業企業達到140家以上,比“十一五”末增加60家。中小微企業也全面開花,全省中小企業達到138萬家,是“十一五”末的2倍多。推進企業集群化發展。

  20日,山東省經信委黨組成員、副主任李莎在發布會上介紹, 1-11月份,全省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8%,高于全省平均增速1.3個百分點;實現主營業務收入、利潤、利稅占全部工業的比重較去年分別提高了1.4、4.7和4.6個百分點。傳統動能不斷提升。預計全年裝備工業主營業務收入占規模以上工業的28.6%左右,同比提高0.8個百分點。六大高耗能行業主營收入占比較去年降低約0.8個百分點。傳統領域的產業鏈、價值鏈不斷向高附加值、綠色低碳和消費終端延伸。新的發展動能加速形成。新興產業立足掌控核心技術及產業化,加快向產業引領方向培植基礎。軌道交通、數控機床、海工裝備、工程機械、工業機器人等高端裝備制造業快速崛起,功能陶瓷、高性能纖維、特種金屬等新材料行業優勢明顯,一批新型海洋醫藥中間體等高附加值產品走向市場,物聯網、云計算、新一代移動通信、集成電路等新信息產業潛力加深,新能源汽車、太陽能光熱建筑一體化等快速推廣。預計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達到32%以上,比去年提高1個百分點;信息技術產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1.4萬億、增長12%左右;節能環保產業產值達到5600億元、增長10%。

  李莎說,山東集聚集約協調發展。2015年,51家山東企業入圍中國企業500強;預計營業收入過百億元的工業企業達到140家以上,比“十一五”末增加60家。積極發展中小微企業,全省中小企業達到138萬家,是“十一五”末的2倍多。推進企業集群化發展?!笆濉逼陂g,累計培育國家級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20家、省級示范基地118家;年銷售收入過百億元的產業集群達到204個,較“十一五”末翻了一番。省會城市群的電子信息、山東半島的海洋工程裝備、黃河三角洲的現代石化、魯西的有色金屬、魯南的工程機械等優勢產業集聚區錯位發展,產業高地梯次而起,東中西部協同發展格局正在加快形成。

  “十二五”期間,山東累計培育國家級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20家、省級示范基地118家;年銷售收入過百億元的產業集群達到204個,較“十一五”末翻了一番。省會城市群的電子信息、山東半島的海洋工程裝備、黃河三角洲的現代石化、魯西的有色金屬、魯南的工程機械等優勢產業集聚區錯位發展,產業高地梯次而起,東中西部協同發展格局正在加快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