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省食藥監局公布餐飲環節食安抽檢結果。此次共抽檢100個批次的食品及餐具類產品,共檢出1批次不合格樣品,不合格產品是從在菏澤一中分校一樓食堂抽檢的碗,檢出大腸菌群超過標準值80倍。

  近期,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組織了餐飲服務環節重點監督抽檢,抽檢品種是與群眾日常消費關系密切、消費量大的生畜肉、植物油、非發酵豆制品、火鍋底料、自制熟肉制品、自制面制品、醬腌菜、餐飲具、紙巾/濕巾、蔬菜等10類食品及相關產品。共抽檢樣品100批次,檢出1批次樣品不合格。

  其中,不合格產品是在菏澤一中分校一樓食堂抽檢的碗,不合格項目為大腸菌群超標。檢測發現其大腸菌群為240(MPN/100cm2),而國家標準規定的是<3MPN/100cm2,超標達80倍。

  專家介紹,大腸菌群數的高低,表明了受污染的程度,也反映了對人體健康危害的大小。居民如果使用大腸菌群超標的餐具,很容易患痢疾等腸道疾病,可能引起嘔吐、腹瀉等癥狀。

  專家分析,造成大腸菌群超標的原因一方面是企業管理不嚴,沒有注意員工個人衛生,未采取洗手消毒措施;另一方面可能是餐具消毒設備的消毒時間、消毒溫度達不到要求,導致大腸菌群等微生物超標。專家提醒,現在很多餐飲單位使用的餐具用塑料膜包著,看上去挺干凈,但使用前最好能用開水燙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