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吉林增速目標排位靠后

  值得注意的是,多個省份還在今年兩會及經濟工作會議上提出了GDP增速的目標區間——浙江、江蘇、山東、上海、廣西、廣東、黑龍江、吉林和海南等9個省份,其設定的區間從6%-6.5%到7.5%-8%不等。

  其中,黑龍江、吉林2015年經濟增速目標分別是6%、6.5%,2016年經濟增速目標分別是6%-6.5%、6.5%-7%,整體在全國仍靠后,甚至不如西部。

  “自從2014年‘合理區間’首次寫入總理在全國人大所作政府工作報告,這是第一次有多地政府用目標區間來描畫經濟發展。”中國社科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副所長李雪松接受新華社采訪時認為,在當前經濟出現結構性減速情況下,定點的目標不容易實現,而區間目標可以更好地引導預期,更有彈性和可操作性。設定區間可以把政府的精力轉到結構調整上,比較科學可行。“而且,目前的普遍下調其實均屬于微調。”李雪松說。

   ■ 追訪

  未來將如何考核地方政府?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劉元春認為,多地下調GDP增速深刻反映了中國經濟“新常態”下政府的判斷和選擇。“產能過剩等結構性矛盾突出”“新舊動力轉換接續困難”“科技創新能力不強”“人口資源環境矛盾突出”“部分地方債務存在風險”……在今年各地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以上表述頻頻出現。

  不少經濟學家認為,有些資源型省份經濟結構單一,轉型升級難度大,去產能的任務艱巨;另外一些省份則突出表現為“四降一升”——經濟增速下降、工業品價格下降、實體企業盈利下降、財政收入增幅下降、經濟風險發生概率上升。

  劉元春認為,2016年將是近期中國宏觀經濟面對嚴峻挑戰的一年,同時也將給中國進行實質性存量調整、全面供給側改革等帶來契機。

  在今年的河北兩會上,省政府負責人表示,2016年還將堅定不移推動轉型發展、加快淘汰落后產能。甘肅省今年GDP增速目標定為7.5%,甘肅省人大代表張國軍認為,此目標為甘肅省主動調低,意味著宏觀調控上穩增長不會占用太多精力,更多力量放在調結構促改革上。

  GDP增速普降之下將如何考核評價地方政府?“對地方政府應結合短期目標和中長期目標來考核,特別是要將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和共享這五大發展理念作為核心。”南京大學商學院院長沈坤榮說。

   焦點1

  多省份設定霧霾下降目標

  新京報記者梳理發現,多個省份在兩會上把霧霾作為重要議題,并設定霧霾下降目標,通過相關立法。

  23日下午,在北京市十四屆人大四次會議東城區小組全會上,北京市委書記郭金龍談起北京的民生,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霧霾”。而談起“霧霾”,郭金龍則幽默地表示:“紅警”一拉,徹夜難眠。

  北京將PM2.5濃度下降5%左右作為今年的工作目標之一,同時要完成300家一般制造和污染企業退出任務。

  日前,河北省人大會議經過表決,通過了《河北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這份將從今年3月正式實施的《條例》制定了大氣污染防治的規劃和標準,并對政府及其部門責任、各類污染源防治措施、重污染天氣應對機制、區域協作機制等作出了規定。

  山東省省長郭樹清在山東兩會上表示,“對大氣污染物排放不達標企業要依法實施限產停產治理。抓好燃煤電廠、鍋爐超低排放改造,減少散燒煤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