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專家:礦工身體狀態跟正常人差不多

  1月29日,在四名礦工升井當天,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重癥醫學科主任吳大瑋作為省級專家來到平邑,參與礦工的醫療救援工作。

  吳大瑋說,在礦工升井之前,醫院已經做了全面具體的預案。治療組中早就選好了臨床醫生和心理醫生,每名礦工還配備了一對一的護士。

  礦工獲救后,第一時間送往平邑縣人民醫院ICU病房,并進行了詳細的檢查。檢查包括身體檢查,如肝功、腎功、血常規等。此外,還包括心理醫生進行心理狀況評估。

  經過檢查,發現四名礦工的身體和精神狀態都很好。“身體狀態上,他們基本沒問題,跟正常人差不多。”吳大瑋說。在井下36天的生活并未對他們的身體造成太嚴重的影響。礦工剛開始被困的五六天比較煎熬,與地面完全沒有聯系,沒有東西吃,只能喝一點礦坑里的臟水和滲水,心理上也承受著巨大的壓力。不過等到救援人員發現他們后,每天都按照營養專家的配方投送食物,礦工的營養狀況得到了保證,而且地下活動空間還可以,可以進行簡單的身體鍛煉。

  另外,礦工的精神狀態也不錯,心理狀況穩定。“他們的情緒和心理都很正面,一直在表達對救援的感激之情。”吳大瑋說。

  吳大瑋說,礦工還需要在醫院觀察幾天,主要是考慮到情緒和身體的穩定性,同時對他們進行飲食控制。“直接正常飲食的話,容易暴飲暴食,萬一飲酒,對身體傷害可能比較大。”吳大瑋說,具體的觀察時間不好確定,預計還需要幾天。

  救援飲食細節:要酒暖身沒給,投了保暖內衣

  直到升井,4名礦工共計被困36天。這些日子里,他們都吃些什么,井下是怎樣的環境,他們怎么與地面聯系?1月31日,記者專訪了救援前期在現場安排礦工飲食的營養學專家程振倩,聽她講述救援前期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