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建設是我市今年三項重點工作之一,也是全市“四個中心”建設的“牛鼻子”,承擔著奠基石、頂梁柱的重任。正值新一年的開始,我市各個區縣怎樣吹響項目建設的沖鋒號?在項目建設中,又怎樣結合各地的區域特點實現以項目帶動一方經濟發展?不妨跟著記者的腳步去看看。
歷下盯緊項目建設 開拓經濟新局面
項目建設是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有項目載體才能更好招商。新年伊始,歷下區繼續堅持“抓項目就是抓發展”的理念,以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進一步明確項目推進的方向和重點,進一步提升項目建設的質量和效益,進一步優化項目工作的機制和服務,推動項目建設再上新臺階,推動區域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項目建設不是簡單的建樓。歷下區始終堅持市場導向,根據全區產業規劃,對在建項目跟上服務,對建成項目積極招商,對有意向項目爭取盡快落地。在龍奧西側,銀豐財富廣場已竣工面積達100萬平方米,在建工程面積達150萬平方米,項目儲備總建筑面積約600萬平方米。項目周邊聚集著世界500強企業總部數十家、金融總部20多家,省級經濟部門近10家,省級金融企業總部20余家。
像銀豐財富廣場這樣的在建項目,歷下區共有15個,今年,該區還將啟動文博金融中心建設,加快東舍坊金融中心、香格里拉等15個項目建設步伐,扎實做好東郊飯店、歷山賓館等21個地塊策劃推介。穩妥實施明府城片區保護開發,完成百花洲一期工程收尾,盡快啟動整體商業運營,努力打造全區文化旅游發展的新亮點。
市中 3年啟動44個城中村改造項目
“我們把舊改棚改(征收拆遷)作為全區工作的新戰場、主戰場,作為加快經濟發展的‘先手棋’,集中精力、集中人員、集中力量,重點攻堅、強力突破。”市中區區長王勤光近日接受采訪時表示。今年,市中區確立了80個重點項目,其中有41個項目列入了市委、市政府重點項目推進計劃。
在過去的2015年,市中區深入開展“項目建設年”活動,大力推行“三重三化”項目推進機制,全年累計掛牌出讓土地1841.3畝,重點建設項目累計完成投資164.5億元、建設面積252.9萬平方米,全區發展框架進一步拉開。今年,市中區將依托“三重三化”項目推進機制,加快80個重點項目建設進度,確保如期完成建設任務。目前,市中區還有18個棚戶區和一些零星棚戶點,共計6627戶,棚戶區改造的任務十分艱巨;城中村有44個,涉及3.68萬戶、9.2萬人,涉及外來務工人員15萬人,城中村改造的任務更加艱巨繁重。今年,市中將完成經四緯一、四里村、房產大廈西側、濟南賓館和中山公園擴建、雙龍、公立街平房區等6個棚戶區改造項目拆遷,啟動城頂街項目征收,共需拆遷約2300戶;加快推進正在實施的九曲、大廟屯等11個城中村改造項目,上半年全面實施文莊、搬倒井、小嶺、魏家、山凹5個城中村拆遷改造,下半年再啟動8個村的拆遷改造,3年內全部啟動44個城中村改造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