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你的名字叫“溫暖”

  李桂妮出生在萊州市驛道鎮石角坡村。上小學時,她成績優異,并且當上了班長。但她只上到一年級,就因為風濕病越來越重,不得不輟學。病榻之上,她借助一本好心人送來的字典和各類書籍,繼續識字、學習。知道她故事的人也沒有放棄她,一再給她捐錢捐物。

  1999年,萊州電信局幫助李桂妮安裝了電話,她由此開設了自己的心靈熱線。電話那一端,有被男友拋棄準備輕生的女孩,有20歲出頭就患上喉癌的年輕人,有自小被父親遺棄準備弒父的男孩……李桂妮用自己幾十年的苦痛經歷和體會,傳給他們生活的力量。開通熱線5年后,李桂妮當選煙臺十大杰出志愿者。

  2003年3月,李桂妮暫停了心靈熱線,因為她有了女兒。

  因為嚴重殘疾,李桂妮和丈夫本沒有想過要孩子。但一種無形的壓力和期待始終圍繞著她。一次,村里一個老漢跟鄰居開玩笑:“要是李桂妮能生,我也能生!”這深深刺痛了她。

  李桂妮跟丈夫商量著不再避孕,丈夫不同意她就不吃飯。終于,她懷上了一個健康的寶寶。

  生產的那一天,因為脊柱彎曲,無法注射麻藥,醫生們只能在手術刀和她腹部皮膚上涂了麻藥就開始手術。“生女兒的時候,猶如一場酷刑。”李桂妮說。

  她給女兒取名“溫暖”。在筆記中,她寫道:“女兒,你喜歡自己的名字嗎?當初給你取這個名字時,奶奶、姥姥兩大家的人都不同意,說太俗了!加上萊陽、萊州兩地方言叫出來是‘為難’。但我堅持把‘溫暖’二字定為你的名字,因為我們的生活中太需要溫暖,也因為媽媽和你走到今天,就是因為有太多人給予了溫暖……”

   心靈熱線牽出一段電話情緣

  雖然身體殘疾,但李桂妮依然是個愛美的姑娘。家中的墻上掛著很多她年輕時的照片,盡管脖子只能僵硬地歪向一邊,但她還是涂著口紅,眉毛也描得細細的。

  “那個時候有不少人追求我。”2月29日,在大水岔村的家中,李桂妮笑著說。靠在床邊的丈夫接了一句:“可你家都沒同意啊。”引來一陣笑聲。

  李桂妮和丈夫劉振福的相識,還是因為她的心靈熱線。

  16年前的一個夜里,時年39歲的劉振福忙了一天后打開了收音機。里面傳來一個女聲,正在朗讀自己寫的散文,那就是李桂妮。“其中一篇是《向命運挑戰》,還有一篇是《讓精神站立起來》。”十幾年過去了,劉振福依舊清晰地記得。

  “她的聲音真好聽,人一定也長得漂亮。”劉振幅想。聽完廣播,他才知道,原來朗讀者不是貌美的姑娘,而是一個身患嚴重殘疾的女孩,不過這絲毫沒有減少他的愛慕之情。

  “媽媽一共參與了14次節目,你爸爸竟然聽了14次。好高興你爸當時那么喜歡聽我的聲音和文章。”筆記中,李桂妮對女兒回憶著當年。

  直到過年回家,劉振福再也抑制不住想給李桂妮打一個電話的沖動。那時候農村電話很少,他便跑到姐姐家蹭電話,自此一發不可收拾。到月底,姐姐發現話費漲了一倍,這段電話情緣才浮出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