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導盲犬,大家都不陌生,忠實、溫順、聰明是它們的代名詞。不過我們都是在影視作品中才見過,最近,兩只受過專業訓練的導盲犬,被青島兩位盲人從大連導盲犬基地帶回了青島,這也是導盲犬首次在島城亮相。那么,導盲犬的表現如何呢?

  鏡頭前這只訓練有素的拉布拉多犬,名字叫Mini,今年3歲多,是盲人李順文和妻子張英會,從大連導盲犬基地申領的導盲犬。每次出門前,張英會都會花一兩分鐘的時間給它穿上紅色的專業“工作裝”,佩戴寫有“導盲犬”字樣的導盲鞍,這時,Mini就自動進入到了工作狀態。

  張英會和丈夫李順文在市南區大堯二路經營一家按摩店,李順文是一位盲人,張英會也因青光眼引起的視神經萎縮,導致視野變窄。腳底下或者較遠的情況基本看不到,之前就經常遭遇過從臺階上踏空摔倒。早在2012年,張英會夫婦倆就聽說,像他們這樣的情況可以申領導盲犬,于是就到大連導盲犬基地填寫了申請,可是由于導盲犬訓練周期長,數量有限,申請人數多等原因,直到去年12月底,張英會才把導盲犬Mini帶回青島。

  張英會說,Mini在大連導盲犬基地經過長時間的專業訓練,完全勝任導盲犬的工作后,才能準許畢業。Mini除了可以熟練地識別道路上的各種障礙之外,像銀行、超市、商場等公共場所,只要帶它去過一兩次,就可以向它發送目的地指令。

  Mini除了在工作盡職盡責,平時非常地溫順,很容易讓人接近。可是,在給張英會他們帶來便利的同時,帶著Mini出行也遇到了不少尷尬。

  張英會說,據她了解,整個山東省一共也就有3只導盲犬,在青島還有一只和Mini一樣的雌性導盲犬,叫Kathy,而且是Mini的“姐姐”。那么,導盲犬能不能乘坐市內公共交通工具,并進出公共場所呢?島城市民對導盲犬的接受程度怎么樣?繼續來看記者的調查。

  上午十點左右,一輛309路公交車駛進市南區高郵湖路車站,記者詢問駕駛員是否允許導盲犬上車。

  309路公交車駕駛員:“你得打這個電話先咨詢公交公司,一般是不讓上,從來沒經歷過,規定是禁止上,不準上,導盲犬這一塊倒沒說,怕別的乘客不適應,有的看見會害怕,那也沒辦法對不對,乘客不讓上就這么的了,他那個道理就是總歸正常人還是多數。”

  公交公司工作人員:“可以上,你只要出齊所帶的證件就可以,有一個乘車規定當中是說,乘客攜帶的動物是不允許乘車的,但是執行任務的警犬和視力殘疾人攜帶的有識別標示的導盲犬除外。”

  隨后,記者又攔下一輛出租車,而駕駛員也給出了自己心中的答案,“看那個狗,大狗要太大吧,只要不在座位上拉尿,一般都讓上。”

  在寧夏路和香港中路上的一些超市、商場,記者咨詢了工作人員,得到的答復均是基本不允許導盲犬進入。

  采訪過程中,記者了解到,商場、超市和便利店之所以對導盲犬拒之門外,主要原因是擔心犬只破壞經營場所內的食品,并給購物顧客帶來不便。那么,銀行、醫院、藥店、書店等場所,又會不會接納導盲犬呢?

  盡管國家各種殘疾人保障法規,都明文規定盲人牽引導盲犬,可以乘坐公交車、火車、出入公共場所,但在現實中,導盲犬和盲人被拒的事件,還是時有發生。其實,引進導盲犬只是第一步,希望通過每一個人的努力,提升全社會對殘疾人的尊重和關愛程度,笑對導盲犬從乘坐公交車開始。

  來源: 青島網絡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