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策放大老問題

  二孩新政實施后,女教師扎堆懷孕,放大的是教師性別比失衡的老問題。女孩子做教師,有天生的性別優勢。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在我省大多數中小學學校,當前挑大梁的多是三五歲孩子的年輕媽媽。

  這些受過良好教育的年輕女性,她們沒有過重的家庭負擔,富有青春活力,會教書、能管理、懂教研。可是現在,她們也正處于生二胎的最佳年華。全面二孩政策一落地,這些適齡的年經媽媽心中多少都開始憧憬兩個孩子的生活。

  但“陰盛陽衰”的教師性別比造成的影響,如今卻被二孩新政放大。記者了解到,在德州武城縣實驗小學,語文教研組23名教師中,僅有一名男教師,該校老師打趣道:“女老師是白菜,男老師是蔥花?!?/p>

  即便比例不如此懸殊,多數中小學里,男女教師比例也差不多是二八分。有統計顯示,近五年來師范類的大學生、中小學的新招教師中,男性的比例都大量減少,多數學校男女教師比例不足“二八分”。一名要求匿名的校長介紹,該小學有8名男教師,除4人是班主任外,其余分布在學校中層管理崗位上,而且還是以45歲以上的人員居多。除了體育課以外,承擔了語文、數學兩大科的教學工作的男教師更是稀缺。一個被普遍認同的現象是,在中小學,校園幾乎成了女教師的天下。曾有媒體對我省17所小學進行統計調查,總共1260名教師中,男教師只有224名,女教師多達1036名。也就是說,平均5名女教師能配上1名男教師,個別小學男教師人數甚至沒有突破兩位數。一所學校里男教師5人,女教師49人,男女教師比幾乎達到了1:10。一所小學的校長解釋,“很多師范院校的男畢業生不愿意做小學老師,另外,在傳統觀念中,男性是家庭的經濟支柱,小學教師的待遇不能滿足部分男老師的需求?!?/p>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現象在幼兒園更為嚴重。據《中國教育統計年鑒》數據顯示,我國幼兒園教職工總數100萬人左右,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男教師不到1萬人,也就是說男性幼兒教師的比例約為1%。據城區一家幼兒園的負責人介紹,每年應聘的男性人數很少,一百人里也就一兩個人。

  有專家表示,希望通過制定科學的教師招聘政策,并提高男教師的薪酬待遇,來解決男女教師比例失調的問題。為此,我省公布的《關于全面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討論稿)中提出,鼓勵優秀男青年積極報考師范類專業并從事幼兒園、中小學教育教學工作,逐步改善幼兒園、中小學教師性別結構失衡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