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堵,不能只盯著小汽車
近期,為了緩解交通擁堵,濟南市將要限制外地車交通高峰期出行的消息引起社會廣泛關注。作為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對擁堵怎么看?治理擁堵路在何方?記者近日就上述問題采訪了市公安交管部門負責人。
大力發(fā)展公共交通是方向
針對什么是擁堵、該如何治堵的問題,該負責人表示,關于擁堵和治堵,不同的人看法不同,現(xiàn)在說起城市的堵,很多人想到的都是小汽車堵在馬路上。但城市交通中不只有小汽車,小汽車也不能完全代表城市交通,更不能代表現(xiàn)代城市。看待一個城市,看待這個城市的擁堵,小汽車只是一項標準而已,更重要的標準是公共交通、慢行交通,也就是通常說的綠色交通。
城市可持續(xù)發(fā)展,應該要抑制小汽車的發(fā)展,不要一直把心思放在小汽車出行方便暢通上。否則,我們現(xiàn)在的治堵和緩堵可能永遠達不到目標。治堵的方向是要大力發(fā)展公共交通。
濟南正在大力發(fā)展公共交通,由于一些客觀原因,在一定時期內小汽車的擁堵是必須要承擔的,大家要少一些埋怨,多一些諒解。另一方面,在土地使用上,對停車就應該有所限制,不能無休止地占用公共資源。
城市交通有自己的節(jié)奏和速度
為什么不給小汽車提供更多方便?該負責人表示,汽車不是剛性必需品,更與幸福感獲得感無關。
很多人都在抱怨,現(xiàn)在小汽車并不方便,養(yǎng)車難、出行難,出發(fā)時間越來越早,回家時間越來越晚,在路上的時間越來越長。該負責人表示,以往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有關部門總是考慮小汽車的利益,想讓小汽車跑得更快,結果卻是欲速則不達。拓寬馬路保證小汽車通行,會引導車輛高頻率使用,刺激車輛的購買,帶來更多滿足不了的需求。
他認為,小汽車的行和停本身占用了大量社會公共資源,像是一個個小鐵塊切割道路資源、切割社區(qū)資源。一個城市如果確定小汽車為交通的發(fā)展方向,為了小汽車的利益無限度開發(fā)停車場,小汽車的“欲望”就會永遠滿足不了。在歐洲,小汽車占道路交通資源不超過四分之一,而濟南目前已經(jīng)占到了四分之三,從路權和道路資源分配上就顯失公平,同時也導致了通行效率低下。
該負責人介紹,城市本身有一種平衡,城市中心區(qū)域交通必須有自己的節(jié)奏和速度。這種速度在每小時20公里到40公里左右,也是自行車和公共交通的最快速度。我們要尊重這種速度、規(guī)律,尊重大部分人的出行。小汽車突破這種速度,就會使城市交通失去平衡,欲速則不達。綠色交通、公共交通被放棄,平衡不斷被打破,城市也失去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