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天價培訓教師所在的平臺猿輔導稱,王羽的收入水平并非孤例,至少還有5位教師單小時收入過萬元,很多老師月收入超過5萬元。

這是一個互聯網的時代,這也是一個普通教師可以靠互聯網收入“天價”的年代。
“一小時收入18842元,在線輔導教師收入超網紅?”最近,這則新聞火遍網絡,引發爭議。
根據網上所列課程清單,共有2617名學生購買了一節單價9元的高中物理在線直播課。據教師所在平臺介紹,扣除20%的平臺分成后,一名名叫王羽的在線授課教師,時薪高達18842元,超過當下火熱的網絡女主播。
3月28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聯系到了“天價教師”王羽,對方表示,網上公布的時薪其實低了,現在自己最高時薪為25000元,“這個月的收入為二十多萬元”。
“天價教師”也引發了公辦教師參與在線培訓是否合法的爭議。
南京教育部門一負責人接受采訪時表示,公辦中小學在職教師做在線教師,屬于有償補課,應該被禁止。
3月29日,《檢察日報》刊文拋出兩大疑問:在職教師參加在線輔導,該如何定性?當在職教師于在線服務中嘗到甜頭,相較于一堂課數萬元的收入,他還會在乎每月幾千元的本職工作嗎?
對此,“天價教師”所在的在線教育平臺回應稱,一些教育欠發達和資源匱乏地區的學生,因為有了互聯網,才能分享到國內最頂尖的教師資源,同時支付的費用比他們當地的輔導還要低很多。該平臺認為,從追求公平教育的角度,無論是公立學校還是市場化機構的教師,都應該有更多人能參與在線教育。
當事“天價教師”:這個月收入二十幾萬元
“天價在線教師”是否真的存在?究竟有多少?
3月28日,天價培訓教師所在的平臺猿輔導稱,王羽的收入水平并非孤例,至少還有5位教師單小時收入過萬元,很多老師月收入超過5萬元。
今年三十多歲的王羽是其中的金牌教師之一。
他告訴澎湃新聞,2005年至2011年底曾在新東方上課,之后回山東老家創辦了培訓學校,之后因為“線上教育便宜可讓更多人受益,更符合自己的價值觀”,加入了線上培訓,“線上課程便宜很多,很多是免費的,還有1元、9元,最高也就只有149元。”
王羽坦言,網上所傳的時薪18842元,比實際情況還低了些。現在他最高時薪是25000元,這個月收入是二十幾萬元。
不過他在線上課的壓力,也比線下授課高了兩三倍。為了準備一個小時課程,自己通常會花約30個小時備課,每天基本上都處在工作狀態,從睜眼到閉眼。
3月28日,他在自己的微博上感嘆,“沒有哪個老師的課是不能錯過的,只要你沒錯過生活。然而我卻錯過了我的生活。”
并非每個人都是高薪
也并非每個在線教師一節課都能掙個幾千上萬。
在某在線輔導平臺做兼職的某高校在讀博士王老師告訴央廣網記者,由于自己剛加入平臺才兩個月,知名度還不行,一節課收入在五六百元。王老師說:“我主要上大課,單價1塊錢,學生一般是600、700個人。學生跟我說,只要是1塊錢的課他們都會買,5塊錢貨比三家,9塊錢就要斟酌一下。”
3月28日,澎湃新聞記者采訪了身在倫敦2區的一名在線教師。該教師目前在倫敦一高校從事語言教學,從去年開始,她每周末遠程開課,給中國學生進行英語輔導。
她表示,自己每節課學生少時幾十人,多時有一千多人,她所開的課程,每節課在1元至5元不等,收入每月在浮動。“我在的平臺有很多收入很高的大牛老師,但我并不是。”不過她認為,在線教育高度靈活,給了教師極大地時間自由,自己非常看好其發展前景。
質疑:公辦教師線上授課是否踩線?
此次天價在線教師被曝光后,最大的爭議集中在了公辦教師該不該在線培訓上。
近日,南京教育部門一負責人受訪時表示,中小學在職教師做在線教師,屬于有償補課,應該被禁止。
3月29日,檢察日報刊登了評論文章《“在線教師”1小時薪資過萬元,誰當反思?》,贊揚“在線教師”是三方得益的教輔范式:節省了場地、管理成本;參與輔導的老師也更方便;成百上千的課程一下子變成了幾十塊錢,而且可以精挑細選,性價比如坐火箭般飆升。
但評論文章也拋出了兩大疑問:在職教師參加在線輔導,該如何定性?當在職教師于在線服務中“嘗到甜頭,相較于一堂課數萬的收入,他還會在乎每月幾千元的本職工作嗎?
公辦教師:通過在線培訓掙錢是合法收入
“這沒什么好指責的。”對于公辦教師通過在線培訓掙錢,江蘇常州一四星級中學數學教師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認為,這是他們的勞動所得,合法收入,有市場有需求,配得上這個收入。
不過,該教師也認為,盡管在線教育有著性價比高的優點,但互動性差也是其顯著弊端。“很多老師不了解學生情況,也不是在學校一線教書,學生不能指望從這些課上獲得質的飛越。”
在該名教師看來,身邊考慮做線上教學的同事并不多,“在線培訓能做好的也是少數。他們進駐平臺后,需要營銷包裝自己,打響知名度。獲得市場。”
王羽的周圍也仍有很多堅持線下教學的老師。“仍有一些老手藝人堅持手工打造吉他,而這些老手藝人就像現在堅持在線下教學的老師們,我不能唐突的評價哪個更好,只能說各有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