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伴隨著“二孩”全面放開,之前很少進入普通人視野的人類精子庫,也感受到了政策帶來的變化。 數據統計顯示,2013年借助山東大學附屬生殖醫院人類精子庫精子助孕生二孩的夫婦為94例,2014年陡升到198例,2015年又增加到313例;過去3年,每年增長幅度均超過50%。同時,另一個數據卻讓人擔憂,山東人類精子庫合格志愿者的精子濃度年均下降6.89%。
經嚴格篩查,捐獻志愿者中八成被淘汰
前幾年,在濟南人流密集的場所,市民會碰到招攬捐精志愿者的宣傳。山東大學附屬生殖醫院人類精子庫副主任王麗告訴記者,過去這個話題相對晦澀,志愿者并不多,大學生是曾經的主力。
據之前報道,當年大學生占捐精志愿者人數的九成。據介紹,現在隨著社會認可度 的逐步提高,越來越多的社會人士加入了捐精隊伍。“有很多之前在大學時代接觸過這種信息,當時沒有成為志愿者,畢業后漸漸接受這一觀念并成了志愿者。”王麗說,現在社會人員的比 例能占到30%左右。在現場,記者注意到前來做志愿者的有大學生,也有社會人士。
而在2010年的時候,山東大學附屬生殖醫院人類精子庫的捐精志愿者中95%是大學生,而且有的學生宿舍成員集體前來。根據王麗的介紹,大學生志愿者所占的比例近年確實下降明顯。志愿者想捐獻精子需要進行嚴格的篩查,內容包括身體 健康狀況有無傳染病和遺傳病等。值得注意的是,志愿者篩查合 格率近年呈現下降趨勢。據介紹,前幾年合格率一般在25%左右,也就是說, 4名志愿者中最終有1人可以成為合格的捐精志愿者。目前,篩查合格率下降至20%左右。
合格志愿者的精子濃度年均下降6.89%
據介紹,志愿者精子質量呈明顯 下降趨勢,尤其是精子濃度下降幅度很大。“我們分析了從2008年到2014 年的數據,經過分析最終得出的結果 是,合格志愿者的精子濃度年平均下 降6.89%,精子前向運動比率年平均下降1.38%。”王麗表示,從數據上看,下降趨勢非常明顯。 她同時強調,并不是說濃度和活力下降就會導致不孕,但如果數值下降到一定范圍,就可能會造成正常受孕難度增大。
王麗提供的合格捐精志愿者數據著實讓人意外,以此推斷,可以想象近幾年男性精子質量的變動趨勢。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這種不太樂 觀的局面呢?王麗介紹說,原因是多方面,可以直接想到的是“生活環境的變化、飲食的狀況、非健康的生活方式”,而精神壓力也會產生不利影響。
舉個例子:如果成年男性喝一杯濃茶,或者熬上一個通宵,然后對其精子進行檢查,就會發現精子的濃度和活力 都會有所下降。針對以上原因,專家提醒想生二胎的家庭,一定要合理膳食、適量運動、規律作息、拒絕污染、遠離輻射等,這樣能增加受孕的幾率、有益二孩的健康。
自精保存第一年2400元,以后1200元/年
據了解,現在人類精子庫自精保存第一年需要2400元,以后每年需要交納1200元。“冷凍的精子即便20年以后解凍也可以正常使用,但幾十年后復蘇再用有可能會產生一系列的 倫理問題,因此并不提倡保存時間太 長。”王麗表示,如果想要保存生育力,可以選擇在身體狀態相對較好時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