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便是楊女士的購房經歷自述。
開始按平米賣,最后變卦按套賣
4月5日中午在看房的路上,房產中介的小伙告訴我,我曾看過的一套歷下區司里街南區的房子,房主已經臨時將價格從280萬元提高到300萬元。
對于連續一個多月看房的我來說,已經習以為常。一個月前,這套房子在網上掛出的價格是270萬元。短短一個月,連續漲價兩次,漲價30萬元,當下再也沒有比炒房更合適的生意了。我猜如果不出所料,若有購房者愿以300萬元成交,房主恐怕要再次漲價。
我最早看中的是濟南司里街北區一套一樓的房子,112平米售價304萬元,均價2.7萬元。對于工薪階層而言,300萬元已經擊破承受的上線。這需要賣掉一套房子,再貸款100萬元。猶豫再三,就在我決定“突破一回”的時候,壞消息來了。
中介小伙告訴我,房東要漲價。漲價的理由是,這套房子的實際面積比房產證上大,另外還有地下室和小院,均價不變,計算后這套房子售價330萬元。這好比火上澆油,而且一上來就漲價20多萬,對購房者來說,這房主太不靠譜了。
就在我猶豫不決的時候,手機響了,中介說,另外一個購房者覺得330萬可以接受,而且可以一次性付款,也就是說,在價格上完全沒有了商量的余地。
也許這位購房者答應得太爽快了,后來我了解到,就在他去簽約的路上,房主又臨時變卦了。房主提出,他這房子處于不可復制的絕版地段,不按面積,要按套賣,開價355萬元。
對于這個報價,連中介都認為“已經離譜了”,建議購房者“放棄這套房子”,但是對方又一次接受了。大約前后一周的時間,這套房子從304萬元接連漲到355萬元,房主說要到4月下旬才能決定到底是否要簽約出售。這意味著房主認為房價還有上漲空間。
經中介轉述,該房主也是高房價的受害者。因為孩子在上海工作,他要賣掉濟南的房子給孩子在上海買房。在上海一些地段,房價已經漲到了8萬元一平。這套房子賣掉后,他在上海只能換一套50平米左右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