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企業集中的園區建公租房
4年內增加近百萬人口,肯定是一個挑戰。對濟南來說,不僅要讓“新濟南人”留下,還得讓他們住得好、就業好、生活有保障。
《規劃》公示稿明確,要在就業培訓和創業扶持方面給予農業轉移人口幫助,并清理各類就業歧視政策,消除城鄉勞動者的身份差異,實現同工同酬。
基本養老服務上,4年內要實現覆蓋率95%以上,進城落戶農民工完全納入城鎮的社會保障體系,在農村參加的養老保險也要實現無縫銜接。
住房方面,城鎮居民有的住房保障政策,已經進城落戶的農業轉移人口也同樣享有。原則上各級政府不再新建公租房,改為在稅費上支持企業較為集中、農業轉移人口較為聚集的園區建設公租房。
子女教育是進城務工人員的最大擔憂。《規劃》公示稿提出到2020年,符合入學條件的農民工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比例要達到95%以上,還擬將隨遷子女全部納入全市教育發展規劃和財政保障范圍,確保農業轉移人口隨遷子女按照相對就近原則在城鎮全日制公辦中小學接受義務教育。逐步完善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在流入地接受中等職業教育和符合條件的3-5歲在園兒童享受學前教育資助的政策,以及接受義務教育后參加升學考試的實施辦法。
(齊魯晚報 齊魯壹點記者 劉雅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