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動,有溫暖,更有感恩
懷揣感恩之心 她義無反顧走上慈善路
文登區(qū)柳林村的房子,李玉坤住了26年。客廳最顯眼的位置,是她跟丈夫結(jié)婚時的合影。
一個人在家時,李玉坤常會想起丈夫穿著那件泛白的軍裝,斜躺在炕上對兩個女兒說:“你媽遭了一輩子罪,出了一輩子勁,別怠慢你媽。”
“這輩子我吃的苦真不少,幸運的是,我也遇到了很多好心人。”4月1日,李玉坤陷入回憶中。幾十年的生活片段中,來自各界的溫暖和愛心,是支撐她走上慈善路,并堅定走下去的強大信念。
威海晚報記者 高杰 文/圖
丈夫生病12年,工廠負擔所有醫(yī)療費
1986年的秋天,李玉坤的丈夫查出肝腎脾綜合征。文登中心醫(yī)院的康醫(yī)生把她拉到一側(cè),悄悄地告訴她:“保養(yǎng)好的話能活三兩年,保養(yǎng)得不好,說不定今天好明天人就走了。”
聽到這句話,李玉坤猶如五雷轟頂,腦子里一片空白。
她經(jīng)歷過太多的坎坷:2歲時父親去世,十幾歲便輟學(xué)像男勞力一樣干活;結(jié)婚后丈夫在外當兵,她一個人撐起一個家;31歲那年,4歲的兒子患視網(wǎng)膜母細胞瘤夭折……
以前無論多少苦,李玉坤都扛了過來,可沒想到剛剛40歲,丈夫就面臨隨時離她而去的可能。她實在不知道怎么辦,只是一個勁兒地哭。
第二天,李玉坤依然處在絕望無助中。這時,丈夫所在曲軸廠的廠長找上門來:“呂師傅病得挺重的,文登的醫(yī)院治不好,你看看帶他去別的地方治,不管去哪兒治、花多少錢,廠里給報銷。”
廠長的話,讓李玉坤愁云密布的心中透出了一絲光亮,她趕緊帶著丈夫去了北京解放軍302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