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生命”依賴持續輸出內容
深圳妍希美日用品公司是網絡紅人許雅妍創辦的,27歲的她擁有24萬微博粉絲。在發現網紅巨大的變現能力之后,她開始依托自己的日化公司,做網紅的孵化。公司董事長紀存曦介紹,現在公司已經運營了十來位網絡紅人,年銷售額1億元左右,其中70%的銷售額都是通過網紅完成的。
為了保持長久的吸金能力,讓網紅長久地保持熱度非常重要,網紅自己也都為了保持粉絲的粘性不遺余力。像小包子這樣的網紅想要保持粉絲數量,除了不斷提供高質量的內容外,還得俯下身子與粉絲互動。“很多粉絲會留言,說想要看什么類型的視頻,我就會從素材里面選一些當做下一期視頻的主題,被選中的粉絲就會很高興。”
網紅的生命周期究竟有多長?誰也說不準。李城平時主要負責與網紅的合作,在他看來,當網紅不能再制造出內容時,他們的生命就終結了。
“其實,網紅也是在輸出價值,制作內容。”李城說。就比如小包子,他輸出的是玩游戲的技巧,教網友如何更好地打游戲;張大奕、趙大喜等微博時尚紅人,輸出的則是審美能力,很多年輕小姑娘喜歡模仿搭配;Papi醬輸出的是搞笑逗樂的能力;羅輯思維輸出的則是知識。當這些網紅不能再輸出能力的時候,他們也就沒有生命力了。
每個網紅都面臨這個問題,就是內容的生產。Papi醬在微信上不停地向粉絲征集段子,這說明她有“詞窮”的焦慮;時尚網紅則不停地選款、拍照,她們要炒大牌、炒爆款。
李城說,粉絲無條件地信賴他們,就像是現實中的朋友關系一樣。當這種信賴摻雜了一定的商業氣息后,粉絲的流失就是肯定的了。網紅要在這中間找到平衡,既能保粉,又能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