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M線撐起交通主干網,統籌東西城區發展

  “M線的走向和站點設置,考慮了濟南城市格局的發展。”該 負責人說, M1、M2、M3線撐起十字發展軸,統籌了東西城區的發展,極大緩解了交通壓力。

  M3線是一條東西向骨干線,支撐了主城區重要的東西發展軸。起點為小高莊站,終點董家鎮站,經槐蔭區、市中區、歷下區和歷城區。沿途經過青島路、順安路、經十路、唐冶中路;長度為43.2公里。在這一輪的軌交線路當中,M3線為站點最多的一條,共設站32座。

  “濟南是東西狹長的帶狀布局,東西向的交通壓力是非常大的,M3線的設置很大程度上緩解了這個難題。”該負責人說,M3線東側唐冶南站、唐冶站兩個站點的設置,對唐冶新區的發展也是極大的帶動,未來這個片區的居住人口將達到比較大的規模,交通出行尤其是跟中心城區的聯系尤其重要。

  此外,M1線呈“L”型,也是是沿城市最重要的東西向發展軸而規劃的。M1線途經經一路、明湖西路、大明湖路、山大南路、CBD中軸線、禮耕路、鳳凰路、濟南新東站前街,新增長度約29.9公里,全部為地下線,設站24座,其中包括9座換乘站。

  “M1線串聯了濟南西站、濟南新東站,對重要交通樞紐的人流客流做了有效的分流。”該負責人說,此外,M1線還途經濟南的老城區、CBD核心區等,也是對交通壓力的緩解。

  除了橫貫東西城區的線路外,M2線為南北骨干線,支撐了主城區內重要的南北發展軸。起點南康站,終點老屯站,經市中區、天橋區。沿途經過S103省道、英雄山路、緯二路、濟洛路、G309。長度約26.6公里,全部為地下線。

  “M2線南部段,是大型居住社區聚集的地方,站點的設置極大方便了這些人群的出行。”該負責人說,M2線向北跨過黃河,黃河以北設置了黃河北、鵲山、老屯三個站點,這也是濟南北跨發展重要的推動。與此同時,濟南向北“攜河發展”正在申報建設黃河新區,軌道交通的建設,對于新區的發展也有積極的帶動。

  4 R1線北延非遺園,重點支持片區發展

  R2線本輪新增項目為西延段 ,起點王府莊站,終點閆千戶站,經槐蔭區。沿途經劉長山路延長線、臘山北路、張莊路,長度約9.7公里,均為地下線 。

  R2線閆千戶站(含閆千戶站)以東段線路 為第一輪建設規劃項目,在本輪中將與M1線拆解,并進行調整。 調整項目走向: 起點閆千戶站,終點彭家莊站,經槐蔭區、天橋區、歷城區。規劃實現后,R2線一期全線長36.5公里,設站17座。R2線一期 串聯臘山片區、濟南站及東部新城,是緩解濟南東西向交通壓力、支撐帶狀城市空間拓展的軌道交通骨干線路。

  R1線起點演馬莊西站,終點非遺園站,經槐蔭區,全長2.6公里,均為地下線。R1線連接了濟南西站,是重點支持非遺園地區的發展建設、提升片區可達性的必要條件。

  R3線北延將至遙墻機場站,主要沿機場路敷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