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東4月下起“桃花雪”、四川春天出現強雷暴、南方天氣反復無常、全國多地“倒春寒”短袖羽絨服無縫切換……最強厄爾尼諾“李小龍”也在中國掀起異常天氣,主要表現為去年的暖冬和南方強降雨。不過,進入5月,這輪持續周期橫跨3個年頭的厄爾尼諾現象終將消退。對于中國而言,真正的挑戰剛剛開始,須高度警惕洪澇災害發生。原因在于,厄爾尼諾對于中國的影響,大多發生于次年。
罕見
北方冬季遇暖冬
南方春季倒春寒
預計5月結束的這輪厄爾尼諾現象被美國氣象學家命名為“李小龍”,因為它無論持續時間、累積強度還是峰值強度,都達到了65年來最高水平。
剛剛過去的冬天,我國經歷了一個罕見的暖冬。在有的地方,本是“三九四九冰上走”的季節溫暖如春,部分地區更是出現“貧雪”。據國家氣候中心統計,冬季全國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1.1攝氏度,特別是在1月和2月,平均氣溫刷新歷史新高。
對我國來說,厄爾尼諾現象發生當年,南方秋季多雨,北方地區易出現暖冬。第二年夏季,長江流域和江南地區易出現洪澇,夏季東北地區易出現低溫。
去年10月以來,我國南方先后出現了10次暴雨過程,比2000年以來同期平均偏多1倍,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多50%。今年3月以來,南方桃花盛開,多地持續暴雨,汛期提前。廣東省防總宣布,自21日起廣東全面進入2016年汛期,比往年提前一個月入汛。
“南方地區氣溫最近坐上了過山車。去年出現罕見暖冬,今年又出現罕見倒春寒。”中國農科院南方經濟作物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朝云介紹,湖南早稻一般每年4月上旬出秧,但今年由于罕見倒春寒,不少早稻在田里爛秧、死秧。
慶幸
2015年夏汛
躲過厄爾尼諾峰值
由于持續時間長,當前這輪厄爾尼諾現象去年發展至峰值時,中國夏汛時間已經過去,所幸沒有出現大規模洪澇。
這次厄爾尼諾孕育初期,海水升溫來勢洶洶,國內外氣象學家判斷,可能形成強厄爾尼諾現象,但后來卻經歷了一波三折的發展階段。
海水表面溫度持續3月以上比常年同期偏高0.5℃,即可斷定出現厄爾尼諾現象。2014年10月新厄爾尼諾現象形成不久,生命力卻一路下滑,甚至趨于沉寂。中國國家氣候中心監測,進入2015年的前三個月,厄爾尼諾強度持續走低,海表溫度與平均溫度的差距在代表厄爾尼諾現象出現的最低閾值0.5℃上下徘徊。
到了去年3月底,海表溫度又一改疲倦姿態,大幅加強。去年5月中旬,厄爾尼諾指標達到1.4℃,到9月以后更是發展非常迅速。去年11月,厄爾尼諾指標達到峰值,海溫偏高達到2.9℃。
從萌芽成長到巔峰狀態,這輪最強厄爾尼諾現象經歷了近兩年時間。對于中國而言,這是一件幸事,因為厄爾尼諾現象峰值出現時已經錯過了2015年夏汛。中國氣象局氣候研究開放實驗室研究員李維京表示,此輪厄爾尼諾現象在2015年夏季時強度較弱,并沒有給中國帶來像1998年那樣的大規模洪澇災害。
警惕
兩次厄爾尼諾次年
我國都曾現嚴重洪澇
今年1月以來,厄爾尼諾現象呈現衰退之勢,但對我國的影響力未必減弱。厄爾尼諾現象的影響力有一定滯后性,對我國的影響更多發生在次年。以前兩次出現超強厄爾尼諾現象次年,我國都曾發生嚴重洪澇。
1997年5月至1998年5月厄爾尼諾現象次年,在1998年夏季,我國長江流域、東北地區發生流域性特大暴雨洪澇。
1982年5月至1983年6月厄爾尼諾現象次年,在1983年夏季,長江中下游發生嚴重洪澇,東北出現低溫,黑龍江6月氣溫為1951年以來同期最低。
中國國家氣候中心氣候監測室高級工程師周兵認為,厄爾尼諾次年需關注汛期我國主雨帶活動區域,長江流域尤為重要。
受厄爾尼諾作用,區域環流系統發生改變,影響我國的副熱帶高壓因此可能穩定在某一區域而不再南北游走,雨帶也將相對穩定,導致某些區域出現集中而持續的降水,另一些區域則降水減少。
國家氣候中心預計,受本輪厄爾尼諾持續影響,今年夏季我國可能出現“南澇北旱”:江淮流域和江南降水可能會比常年同期偏多,局部出現洪澇災害,而華北干旱較重。
預測
主汛期長江流域
降雨部分地區多五成
除了相似的超強厄爾尼諾背景,去冬今春我國出現罕見的冬汛和早汛,也與1998年的情形相似。這讓人擔心,今年夏天會重演1998年發生的特大洪澇災害嗎?
專家認為,當前降雨形勢和1998年各有特點。相同的是,在超強厄爾尼諾背景下,入秋后的降水偏多,部分地區甚至出現罕見冬汛。
不同的是,1998年3月下旬至4月下旬,暴雨過程僅為2次,較今年同期明顯偏少。歷史資料表明,1998年汛期,整條雨帶圍繞長江下個不停,使長江洪水形成“峰連峰”的態勢,抗洪形勢極為緊張。
氣象部門預測,今年主汛期期間,我國可能有兩條多雨帶,一條位于江南北部、江淮、江漢及西南地區東部,一條位于東北北部和內蒙古東北部。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分析認為,預計汛期(4月至10月)長江流域降雨偏多,其中主汛期(6月至8月)長江流域降雨明顯偏多,長江中游大部地區偏多二成以上,部分地區偏多五成。
雖然目前我國還未進入主汛期,但要高度關注南方連續降雨的“疊加效應”。水利部部長陳雷指出,根據氣象水文預測分析,受厄爾尼諾現象影響,今年汛期我國氣象年景中等偏差,全國降水總體偏多,長江流域可能發生較重洪澇災害,防汛抗旱形勢不容樂觀。
(據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