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濟南十三五規劃正式出爐,透過這張藍圖,一個全新的濟南已經有了明晰的框架。在展現新形象的過程中,濟南已經完成了眾多的重要鋪墊:三橋免費過黃河助力濟南拉開城市框架、投資促進局和城市更新局的先后成立,為三項重點工作理順了體制。眾多大項目落地,為濟南發展增添了后勁……
未來的濟南新在哪里?“四個中心”建設有哪些讓人眼前一亮的成績?全新的濟南將和我們的生活有著哪些密切的關聯?即日起,本報推出“新濟南”系列策劃,為您回答這些問題,展現這樣一個華麗轉身的過程。
借助融資“朋友圈”,分分鐘搞定5億
省城要“筑巢引鳳”招人才,打造區域性金融中心
借助省城租賃朋友圈,離濟南一小時車程的山東泰山鋼鐵公司順利地搞定了5億元,維持了企業在基礎設備升級改造中的穩定。該企業僅僅是濟南高新區52家融資租賃企業朋友圈中的一位。目前,金融租賃企業集聚的高新區正在打造區域融資租賃中心,濟南市的融資租賃扶持政策也將出臺。金融服務業發展快,隨之而來就是人才短缺,省城還要下大力氣“筑巢引鳳”招攬人才。
金融公司聚集,外地企業來“借錢”
隨著經濟下行壓力的增大,全國鋼鐵行業進入轉型陣痛期。“缺錢”成了企業面臨的一個最大問題,對于全國知名的大型不銹鋼生產廠家山東泰山鋼鐵來說,也是如此。
“現在企業名字中含有‘鋼鐵’倆字,銀行就會搞一刀切,想從銀行大額貸款真是難上加難!”10日,山東泰山鋼鐵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永勝袒露心聲。
泰山鋼鐵在萊蕪,距離濟南主城區僅一個半小時車程,距離濟南高新區也就一個小時車程,半天就能一個來回。
考慮到銀行貸款費時費力,泰山鋼鐵選擇了濟南高新區的晨鳴融資租賃公司進行融資,非常順利地融資了大約5億元,維持了泰山鋼鐵基礎設施改造過程中的穩定,拓寬了泰山鋼鐵的融資渠道。
“晨鳴主業跟我們一樣,都是做實體經濟的,雙方非常投脾氣,也都很爽快,手續自然比銀行簡單地多,現在濟萊一體化進展很快,濟南融資租賃行業的發展對周邊市區的企業絕對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
“我們是通過朋友圈認識的,去年從晨鳴融了四個億,融資租賃操作非常靈活,拿了現金后企業就能開拓新的業務。”距離濟南近400公里的菏澤東明縣,洪業化工集團董事局副主席樊登朝如是說,從事化工新材料研發的洪業化工集團也是晨鳴融資朋友圈的一位。
據了解,萊蕪和菏澤的這兩家企業僅僅是晨鳴融資租賃100多家客戶中的兩個。據中國租賃聯盟和天津濱海融資租賃研究院統計,2015年上半年,全國融資租賃企業50強中晨鳴位列第8位,位居山東省第1位。當然除了濟南周邊市區和山東省的業務,省外業務晨鳴也擴展到了四川、貴州等中西部城市。
“濟南是省會城市,有天然中心城市的區位優勢,各大銀行省級分行都在濟南。濟南正在建設金融中心,好多金融公司都在扎堆落戶,形成了集聚效應。高新區有政策優惠,而且能提供專業性的服務。”說起吸引晨鳴落戶濟南高新區的原因,該公司總經理助理兼融資部總經理隋云亮說。
高新區打造融資租賃產業區域性中心
對于普通市民來說,“融資租賃”可能比較陌生。所謂的融資租賃就是企業把設備出售給融資租賃公司,在合同期內融資租賃公司再把設備租賃給該企業獲得租金,打個比較簡單的比方就是:企業借雞生蛋、賣蛋還錢。 在高新區齊魯軟件園周邊、美蓮廣場等人流集中的地段,聚集著很多這樣的公司,它們占了濟南融資租賃公司的六七成。“我們在漢峪金谷買了一棟樓,明年底交房,我們下了決心把這件事兒做得大一點。”山東晨鳴融資租賃公司總經理助理兼融資部總經理隋云亮說,公司想借著濟南建設區域性金融中心的契機擴展發展空間。
中國租賃聯盟、中國融資租賃研究院的最新統計,截止到2015年底,全國注冊的各類融資租賃公司超過4500家(不含子公司、SPV公司)。山東省內注冊的各類融資租賃公司總數約140多家,企業數量排在上海、天津、廣東、北京、江蘇、浙江之后。 5月10日,濟南高新區新興服務業發展中心規劃發展部部長劉紅文透露,山東省內的融資租賃公司主要在濟南、青島和東營三地,超過100家。目前在濟南注冊的融資租賃公司共52家,青島有40多家,東營10多家,其他11個地市加起來大約40家。
據齊魯晚報記者了解,濟南高新區融資租賃企業集聚效應明顯,融資租賃法人企業數量在全國145個國家級高新區中數一數二;內資試點融資租賃企業的數量在全國450多家各類國家級開發區中位居第一;此外,高新區融資租賃企業累計使用境外資金超過200億元人民幣,單純融資租賃一個行業在使用境外資金和跨境人民幣數額就在全國各開發區中名列前茅。
早在2014年12月,高新區就出臺了《關于促投資穩增長20條政策措施(試行)》,提出“大力發展融資租賃業,支持融資租賃業聚集發展”,對新設立或遷入的融資租賃企業按照實繳注冊資本額度,分別給予300萬至1000萬元的落戶補貼,100萬元的開辦費補貼和三年的辦公場所補助;對于區內現有融資租賃企業增資,每增資到位1億元或1000萬美元,給予20萬元人民幣的增資補貼。 5月10日,劉紅文部長接受齊魯晚報記者采訪時透露,濟南市的融資租賃行業扶持發展政策,相關部門已經會簽完畢,不久將會向社會公布。
人才成融資租賃類金融服務行業短板
從性質上來說,融資租賃行業屬于類金融。除此之外,類金融還包括小額貸款、財務公司、擔保公司、投資性公司等。類金融企業近年來在經濟發展特別是帶動服務業轉型升級、暢通企業融資渠道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以融資租賃為例,它以直接融資租賃、售后回租、銷售式租賃等十余種經營形式參與到實體經濟發展當中,涉及醫藥、化工、節能環保等多個行業,為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解決了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
國融(國際)融資租賃有限責任公司風控管理部總經理陳玉停接受齊魯晚報記者采訪時說,近幾年融資租賃行業發展非常迅速,光2015年就增加了2400家,競爭越來越激烈,但是全行業能做業務的估計也就三成。
“高新區50多家融資租賃公司做業務的也就十幾家,比較有名氣的也就三五家,其他的可能拿資本金做一些股東的業務或者跟產業鏈關聯的業務。”
說到融資租賃行業發展面臨的問題,融資租賃企業和政府金融部門都向記者傳遞了一種信號,因為融資租賃行業需要復合型人才,人才短缺成了限制該行業發展的短板之一。
隋云亮透露:“融資租賃行業有經驗的人很少,要求你得有實戰經驗。現在是僧少肉多,招進來的都是原先做過的。”
據悉,目前融資租賃公司等這些類金融行業,需要的是復合型人才,除了有法律、財務、會計、財務等基礎知識外,還要有投資視野,有觀察和思考能力,要對金融業務變化理解比較透徹。
“2010年全國只有100多家融資租賃企業,五年增加了5000多家,全國具有三年融資租賃從業經驗的人員不足15000人,根本無法滿足行業企業快速增長的需要,很多公司注冊后根本招不到專業人員,開展業務更是無從談起。”劉紅文說。
為此,劉紅文希望政府能加大宣傳培訓力度,提高社會對融資租賃作用的認識。同時呼吁政府能啟動“歸巢計劃”,把這些流失到外地的省內大企業投資的融資租賃公司吸引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