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濟南市共青團路人防工程施工預期,該工程去年11月17日開工,定于本月17日結束,工期半年。13日,距離竣工還有4天的時間,這條修了半年的路怎么樣了呢?是不是只剩掃尾工作了?
實卻出人意料——13日中午,現場施工圍擋依然如初,雖然當時沒有施工,圍擋內的各類機械還在待命,一兩米深的槽溝還未回填,甚至里面依然是空空如也。附近沿街商戶稱,他們這兩天也舉著手機往里拍照看過,幾位商戶都覺得,按照這樣的進度,再有半年恐怕也弄不完。

現場:一點完工的跡象都沒有
“按照現在的進度,17號能完工嗎?”面對記者的問題,工地西頭一位工人坦承,這幾天的時間肯定交不了工,至于啥時候竣工,他表示沒人跟他們說過,也不知道延期到啥時候。
正交流時,正巧有兩輛轎車要進入工地,記者隨即上前詢問他們是不是施工方,一位男子表示他不是工地上的人。
此時,記者看里面并未施工,也沒有機械運轉,便詢問是否可以進入圍擋查看施工情況,這個要求很快被工人拒絕,并稱不是建設方的人不能進入。交涉間,剛才自稱不是工地方的男子快步走到圍擋門口,強調記者沒有采訪證件不能進入,當記者表示可以出示時,該男子走開,并告訴記者不要“為難”工人。
工地不讓進,記者只好舉起手機向里面拍攝。通過拍攝的畫面可以看到,工地內盡是一兩米深的槽溝、深坑,鋼筋、管道、電纜等隨處可見,放在工地北側的金屬管道都生了銹。記者拍攝時,已近下午兩點,工地上沒有任何人員施工,也看不到現場有工人,只有一根排水管在不斷排水。看來,工地方面并沒有加班加點地趕工期。
此外,工程正常進展時,工程東頭的施工倒計時牌每天都會顯示竣工倒計時,但尷尬的是,到了完工期了,現在這個牌子卻不顯示數字了。現場的施工告示牌還在,工期“2015年11月17日至2016年5月17日”字眼很是扎眼。
可以確定的是,按照現在的進展,想要如期完工是不可能的了。
商戶:剛想“解脫”接著“傻眼”了
共青團路人防工程鐵定要延期了,那么,最受影響的沿街商戶收到延期通知了嗎?為此,記者沿著共青團路商戶比較集中的南側走了一遭,得到了一致的答復:沒有任何通知。
一位商戶甚至表示,施工都沒有給通知,延期更不會給通知了。她說,本以為工程馬上結束了,終于可以“解脫”交著房租、沒有生意的日子了,但沒想到一下又傻了眼。
“昨天我也是用手機往里拍了一下,一下就傻眼了,真是太絕望了。”這位商戶說,“是個正常人也能看出來,里面那樣子別說按期竣工,再給他幾個月也完不了啊!”她說,自己準備去跟家人商量關門的事情了。
施工方:預料外的事太多 交工日還未定
延期的事實已經無法改變,那么共青團路人防工程徹底完工究竟還需要多長時間呢?
工程指揮部負責人李先生說,他們現在也非常著急,也想早點交工,但地下的管線實在太難移動,涉及到電線、煤氣、污水、雨水等多種管線。
記者了解到,其實問題關鍵還是出在協調上。李先生坦言,延期原因有多種,工程復雜是一方面,但主要還是施工開始之后,出現了很多之前沒有預料到的事情。
“首先施工涉及到很多部門、單位的協調,這個過程不順暢就拖了很長時間;其次就是市里的統一政策,比如霧霾天氣工地停工,渣土車不讓動,比如節水保泉我們也不能降水施工,得保證地下水位。光這些就耽誤了兩個多月的時間,我們工期總共也就半年。”李先生說,按照工期確實是打算本月17日完工,但是類似的涉及到政策以及相關部門的事情太多,他們也很被動。
截止到記者發稿時,施工方已會同電力部門將現場高壓線架了起來,擇期遷移線路,現場目前具備施工的條件,施工正在進行。施工方也已經申請了工程延期。
李先生說,13日下午,他們和街道上的負責人開了一下午會,就是討論延期到什么時候,但目前具體的交工日子還未確定。
市民:管線怎么能是延期理由呢
“修路、人防都是利國利民的好事兒,起碼完工以后不管開車還是走路都好走多了。”在共青團路附近居住多年的宋大爺說,“但延期起碼給個信兒,提前給大家伙兒說一聲,大體說個原因,要不然讓這些沿街商戶多被動,讓我們這些普通市民也感到奇怪啊!”
據了解,道路工程的延期原因主要有三個,一是地下管線難動,二是拆遷,三是政策性臨時停工,如霧霾天、節水保泉等。
如果說拆遷問題復雜多變,政策性文件不好預測,那么施工方多抱怨的管線問題市民會買賬嗎?
被濼文路堵了一年多的孫大爺這樣說:“管線怎么還能是理由呢?施工之前不得全部摸排好嗎?各種協調、遷移工作不得先跟人家定好嗎?這都不是理由!”
孫大爺說,若因客觀原因實在得延期,市民也能理解,但政府部門以及施工方應提前通知,把工作做在前面。
商鋪生意慘淡 不少店面掛牌轉讓

共青團路剛開始施工時,沿路商戶就曾叫苦不迭。施工半年,幾乎所有商鋪都生意慘淡。
一位空調店的店員告訴記者,每年的5、6、7月份是他們的銷售旺季,現在已經熱了多天,他們都未曾開張,“我們還是旗艦店,現在都不開張,你可以想象下我們以前每天有多無聊。”
餐廳、數碼、服裝、旅行社……所有商鋪均表示,半年來銷售至少下滑五成以上。如今,不少商鋪貼出了關門、轉讓的告示。
羊絨店老板楊先生告訴記者,修路時正好趕上羊絨銷售的旺季,他提前進了百萬元的貨物,但是突然的修路讓他蒙了。“我這個店是鄂爾多斯直營店,規模也比較大,按照往年來說,每個月都有二十萬以上的銷售,但即使是在冬季旺季的時候,每個月的銷售也只有不到兩萬塊錢。”楊先生說,如果這半年平均計算的話,他的銷售至少下降八成以上,銷售額都不夠交房租的。
更讓楊先生堵心的是,他的房子5月底就到期了,一交就要交一年,“現在還不知道啥時候能竣工,你說我這房租交還是不交?要是交了,就得繼續賠房租、賠人力,不交去哪兒再找一個這種店,還得用幾年才能培養起客戶來?”
不斷糾結的同時,楊先生也貼出了“招商轉讓”的牌子。
路南如此,路北的綠地中心也是生意慘淡。西餐廳、咖啡廳等均表示銷售下降百分之六七十以上,一家咖啡店甚至每天賠4000多元。此外,整個商場人流量也少了四成以上。
(生活日報記者 于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