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二孩人群

  要借卵的不到一成

  在省城一家醫院生殖中心,醫生看了林小琴丈夫的精液分析報告后,宣判了林小琴和丈夫再婚后,孕育自己孩子夢想的無望:無精,治愈可能性很小,建議買精受孕。

  已經是第二次被宣判,丈夫的臉色看起來沒有異常。然而林小琴還是感覺到丈夫內心的痛苦。“一個男人遇到這種事兒,傷害的是男人的尊嚴,他的確非常痛苦。”她毫不諱言。隨著不孕不育率的增高,利用供精供卵生孩子,成為不少求子夫婦的無奈選擇。

  貝貝殼輔助生殖研究院醫學顧問周素貞說,放開二孩政策后,我國大約有8000萬的生育人群,其中不孕不育比率在12.5%至15%之間。“而無精無卵,是最極端的一種情況。”“沒有精子或沒有卵子,我們才建議患者去做供精或供卵生殖。”山大附屬生殖醫院副主任醫師顏軍昊說,選擇供精的一般都是年輕的沒有精子的,或者有嚴重疾病的患者。供卵則分為兩種,有嚴重的遺傳病或者卵巢功能不好,沒有卵或者卵特別不好,只能選擇供卵。

  “在我的門診里面,特別是高育齡的群體選擇供卵比較多,一個月10例左右。生育二孩的人群里,需要選擇供卵的,不到十分之一。”顏軍昊說。在省中醫二附院生殖中心,每月大約有二三十人需要供精懷孕。山東大學附屬生殖醫院人類精子庫主任王麗稱,隨著國家對二孩政策的放開,許多之前通過供精成功助孕的夫婦想生二孩,這部分夫婦的數量相對于整個使用供精助孕的夫婦數量,目前只占1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