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水利部門了解到,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山東段本年度調水工程將于6月中旬結束,濟南也已經于上周結束調水,共接引長江水2761萬方,算起來可以裝滿23個大明湖。引了這么多水,到底都干啥用了?
回灌補源的“大補丸”
近日,記者從山東省水利部門了解到,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山東段本年度調水工作即將結束,臺兒莊泵站已于近日停機。目前,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山東境內南四湖—東平湖段和膠東段工程仍保持平穩(wěn)運行,繼續(xù)向濰坊、青島、德州等城市供水。
據了解,自2016年1月8日開始向山東調水以來,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共有13個梯級18座泵站參與調水運行,截至5月24日,安全運行106天,向山東省各用水市凈供水4.06億立方米,有效緩解了供水沿線8座城市和南四湖上級湖、東平湖缺水問題,惠及人口約4000萬。這是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自2013年11月15日正式運行以來,往山東輸送水量最多的一年。
濟南調引長江客水的工作是從2月21日開始啟動的,截止到上周調引結束,共引水2761萬方左右,其中大部分進入到了玉符河和臥虎山水庫。
記者了解到,去年臥虎山水庫開始擴庫增容,再加上回灌補源,幾乎放空了半個水庫。當時又逢干旱少雨,因此臥虎山水庫一直沒有地表徑流補給,以致很長一段時間水庫底部“素面朝天”,沒有了波光粼粼的美景。而長江水涌入臥虎山水庫后,為水庫增加了1091萬方水量,這幾乎相當于臥虎山總庫容的十分之一。之后幾場降雨,臥虎山總算是恢復了原來的面貌。
這段時期又正值濟南少雨,市區(qū)泉群水位快速下跌,長江水的到來正當其時。通過剛剛完工的玉符河臥虎山水庫調水工程,長江水不僅能直補臥虎山水庫,還首次承擔起回灌補源任務,進入玉符河充當補源“大補丸”。

不會影響濟南水價
“長江水成本高,來到濟南會不會對水價造成影響?”不少市民有疑問。
確實,長江水起自江蘇揚州江都提水站,經過13級提水泵站1467公里來到濟南,相對于黃河取水所需的工程造價要高得多。
根據國家發(fā)改委有關政策,南水北調工程運行初期供水價格采取分區(qū)段定價方式,按“兩部制”方式劃分為基本水價和計量水價進行收取。其中,基本水價按照合理償還貸款本息、適當補償工程基本運行維護費用的原則確定,計量水價則按補償基本水價以外的抽水電費、材料費等其他成本、費用的原則核定。
記者了解到,現(xiàn)階段省政府向濟南征收南水北調供水價格為基本水價每立方米0.82元,計量水價每立方米0.83元,合計綜合水價每立方米1.65元。目前,濟南長江來水主要用于水資源調配和生態(tài)用水,而濟南每年城市供水16億方,長江水作為客水資源只占很少的一部分。雖然長江水相比黃河水水價略高,但這一塊費用由南水北調基金承擔,不會對供水價格產生任何影響。
(生活日報記者 趙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