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預報的大雨沒有再次放市民們鴿子,準時來到濟南,按照約定將間歇性降雨一直持續到14日夜間,同時把強對流天氣的氣象特征發揮的淋漓盡致。強降水、雷電、9級大風、雞蛋大小的冰雹……基本上將所有技能都演繹了一遍。自15日起,天氣將逐步放晴,很快就能和35℃的高溫天來一個親密接觸。
150枚增雨彈為泉水解渴 新一輪增雨作業正在進行
14日,記者了解到,這一次的強降水背后有人工降雨的幫助。濟南市人民政府人工影響天氣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表示,自13日下午開始,工作人員根據天氣形勢,組織我市全部人影作業點進行了大規模、多輪次的人工增雨作業,并在黃河以北地區進行了人工防雹作業,作業時間主要在6月13日16時到20時、14日零時到3時兩個時間段,共發射增雨火箭彈150枚,防雹高炮彈87發。
截至14日上午,全市平均降雨量:41.6毫米,其中:市區26.4毫米,章丘37.5毫米,歷城30.9毫米,長清41.4毫米,平陰82.5毫米,濟陽45.5毫米,商河26.7毫米。最大降雨量出現在平陰安城作業區,為104.6毫米,已經達到大暴雨的級別。自14日傍晚起,新一輪增雨防雹作業開始進行。濟南市氣象相關工作人員介紹,從目前天氣形勢來看,這一次的降水量可能要少于上一次的降水,不過同樣是局部地區短時強降雨和冰雹,雷雨時陣風8~9級。
濟南市區中長清被閃電擊中次數最多
今年以來最大范圍的雷暴天氣,也出現在了這一次的強對流天氣環境中。根據山東省雷電防護中心監測,6月13日14時至6月14日早上4時,全省共發生地閃4200余次,整個過程自北向南,主要發生在魯西北西部、魯中西部和魯南地區。其中泰安、德州、濟南和臨沂市發生的地閃次數最多,分別為829次、777次、471次和406次。
據介紹,濟南市轄區發生地閃170次,其中長清115次。另外商河、章丘、濟陽和平陰分別發生地閃109、86、82和24次。記者了解到,今年的第一次雷暴天氣過程發生在3月4號,整個過程不大,那一次濟南地閃基本都在章丘地區,雖然中間還有過幾次雷電突襲,但13日-14日的地閃次數則是今年以來的最大值。不過,這種程度在歷史排名中并不算特殊,有一年山東在一天之內被閃過上萬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