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城市更新局昨日掛牌,濟南成國內第3個設專業城市更新機構的城市  6月16日上午,市城市更新局舉行掛牌儀式,標志著全市城市更新工作有了專門的主管部門。濟南也因此成為繼廣州、深圳之后,國內第3個、省內首個設立專業城市更新機構的城市。

  2015年12月,按照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我市將分屬于規劃、城鄉建設等部門的舊城更新規劃、房屋征收拆遷管理等職能整合到一起,組建城市更新局,負責統籌推進全市棚改舊改和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拆遷工作,新的機構加掛在市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名下。

  盡管機構才正式掛牌,但市城市更新局的各項工作早已全面展開,我市棚改舊改(征收拆遷)取得明顯成效,已在全省范圍內形成示范效應。截至5月底,全市已開工棚改項目22個,開工套數26824套,占年度計劃的59%。而對棚改中選擇貨幣化安置的居民來說,購房還有望通過政府搭建的平臺享受“團購”價。

  在中央商務區、北湖、標山、二藥片區等多個棚改、危房改造項目中,政府部門推行的貨幣化安置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中央商務區5006戶被征收居民中,選擇貨幣化安置的超過4成;二藥片區1003戶居民選擇貨幣化安置,超過8成。

  這得益于我市出臺的貨幣化安置獎勵政策。根據該政策,項目征收主體可獲準以被征收房屋價值15%-20%的幅度設立貨幣化安置獎勵資金,并設立貨幣補償集中簽約期,對選擇貨幣化安置的實行分段獎勵,早簽多獎勵、晚簽少獎勵或不獎勵。此外,根據物價水平和房地產市場形勢,各項目還可以適時調整臨時安置費、搬遷補助費等相關補助標準,征收拆遷部門還現場引進優質房源推薦給選擇貨幣化安置的被拆遷居民,為百姓就近選房購房提供便利。

  據初步統計,目前各項目簽訂拆遷協議的國有土地棚改居民中,選擇貨幣化安置的戶數已達50.4%。

  “我們還計劃搭建線上的‘團購’平臺,為選擇貨幣化安置的被拆遷居民提供服務。”市城市更新局有關負責人表示,該平臺將與商品房預售系統有效銜接,選擇貨幣補償的棚改居民通過該平臺,可以享受到開發商提供的“團購”價。據介紹,這個針對棚改居民的購房服務平臺,目前正在進行政府招標采購,預計今年10月即可推出。

  未來城市更新工作如何開展,離不開規劃的引領。為此,新設立的市城市更新局也從今年3月起就啟動了《濟南市城市更新中長期規劃》的研究編制工作。該規劃一期為棚戶區改造規劃(2016—2020年)。據市城市更新局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圍繞規劃編制重點開展的工作有兩方面,一是深入開展現狀調研,二是研究確立規劃編制思路。同時,城市更新主管部門也將廣開言路,歡迎專家學者和廣大市民為規劃編制建言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