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中醫便民門診排起了長隊 記者蘇珊攝省中醫便民門診排起了長隊 記者蘇珊攝

  6月1日,33家省部屬和25家市區屬公立醫院進行改革,取消藥品加成,降低檢查費,提高門診診察費和手術費、護理費等體現人工價值的費用。改革實施一個月,在醫院中情況如何呢?百姓就醫出現了哪些變化?6月29日,本報記者對此走訪多家醫院展開調查。

  改革A:門診診察費增高影響:催火1元便民門診,日接診數激增三成

  “6月1日公立醫院改革后,醫院的總體門診量與之前沒明顯變化。給門診帶來的顯著變化就是便民門診的日接診量明顯上升。”6月29日,記者采訪幾家公立醫院門診部主任時,他們均這樣表示。為了方便沒有新的治療方案的復診病人開藥,多數醫院均開設了便民門診。只要患者提供之前的開藥記錄,便民門診的醫生就可直接開藥。

  6月29日上午11點,在齊魯醫院便民門診記者看到,患者排著長隊,接診的兩名醫生忙得不可開交。“6月1日前,我們這都不用排隊,而現在是天天排隊,我們倆一上午忙得連喝口水的時間都沒有。”坐診的醫生稱,她感覺便民門診的患者日接診量增加了1/4。而在省中醫,一樓的兩個便民門診同樣門庭若市,日接診人數增長了1/3,醫院不得不張貼就診須知,提醒患者“便民門診患者眾多,接待能力有限,排隊等候時間較長”。

  為啥便民門診人數會大增?有醫生分析,6月1日的公立醫院改革對單純購藥,以及慢性病定期檢查等不需提供新治療方案的病人,不再設掛號費,而是設立1元的便民門診號。再加上門診的診察費普遍增高,看個專家就要25元,也讓原來還想讓醫生再給瞧瞧的患者打了退堂鼓,選擇了便民門診。

  便民門診人數增長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醫院取消15%的藥品加成后,醫院藥價實實在在便宜了。市民張先生剛在齊魯醫院便民門診開完藥,他告訴記者,單他服用的“單硝酸異山梨”和“苯磺酸左旋氨”兩種藥就比往常便宜了23元,所以他多開了半個月的藥,省得來回跑了。“以前醫院的藥比藥店貴,患者可能會‘跑方’不在醫院買,現在更多地回流到醫院來。”有醫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