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咋轉型] 高端酒店接地氣,清退豪華餐廳和包間

  其實,轉型并不是看上去那么容易。創建于1999年的魚翅皇宮大酒店,可以說一度是濟南高檔餐飲的地標。“一盤青菜68元、78元,一份海參鮑魚三百多或五六百不等。人均消費五六百元很正常,一桌吃上萬兒八千也不奇怪。”張友和告訴記者,魚翅皇宮的繁華在2012年底戛然而止。中央“八項規定”和“六項禁令”出臺后,包括魚翅皇宮在內的高檔餐飲業遭遇嚴冬。從2012春節前開始,本該是日進斗金的黃金季,市場卻異常慘淡。尤其是2013年2月份,最差的時候一天只有幾桌客人。痛定思痛之后,他在2013年的春節期間即動工進行重新包裝整合,騰出幾個大的操作間用作婚宴大廳,適當縮減包間比例,菜品價格也做了大幅調整。

  2日,記者看到,餐單上出現了10元左右的蔬菜,單人花六七十元也能吃飽吃好。張友和告訴記者,八項規定出臺前,魚翅皇宮酒店每個月單日營業額過百萬的情況比較少,轉型后,這個天數反而有所增加。

  不僅是魚翅皇宮,山東大廈遭受的沖擊也不小。“2013年1月份餐飲營業收入過千萬,到了2月份就下滑了三分之二。”山東大廈餐飲總監王平說,此時的他們,作出了這樣的選擇:“百姓喜歡什么我們就干什么,必須徹底放下高大上的思路和架子。”他說,以前人們來高檔酒店吃飯要面子,而現在越來越理性了,幾乎很少有人在高端酒店買煙買酒,基本都是自帶酒水,而大廈也不再強行推售酒水。

  同樣選擇破釜沉舟的還有舜和。“單純的打折降價不是長久之計。”任興本說,他砸掉舜和國際酒店二樓內裝飾華麗的荷花洲餐廳,改為海鮮超市。“有人說花這么多心血和資金設計出來的餐廳砸掉太可惜,但我認為,留著不能用的東西只能是阻礙新事物發展。”結果是,在2013年,不少高端酒店遭受重創,而舜和酒店卻逆勢增長8%。

  [有秘訣]照樣講究菜品細節,困境下漲工資留員工

  高端餐飲轉型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張友和告訴記者,他的秘訣就是“用心”。2日中午,記者跟隨他在魚翅皇宮后廚走訪時看到,有四五個廚房正在為婚宴用餐忙碌著。“小米少點了,每碗再加上一勺。”在看到剛剛配好的幾十碗小米海參粥時,張友和當場要求工作人員糾正,在他看來,節省這一點有可能失去潛在顧客。

  “婚宴品牌是此次轉型中重點要打造的項目,以前消費者來我們這里主要是圖‘面子’,而現在菜品和服務才是消費者考量的重點。”山東大廈的王平介紹,因此他們成立“婚宴品牌建設小組”,把菜品和服務作為婚宴的關鍵,形成了一套問責考核機制,服務質量也因此有了提升。

  任興本介紹,面對困難期,舜和能平穩度過,得益于員工隊伍的穩定。而員工隊伍的穩定,得益于舜和的勞動報酬體系改革。之前,勞動報酬發放權由老總親自把持,改革后變成“誰用人,誰發錢;誰發錢,誰考核;誰考核,誰編寫考核方案;誰寫考核方案,誰做工資發放表”的原則,把權力下放。據了解,2013年在大部分餐飲企業降工資時,舜和連漲兩次工資。“員工有了幸福感,才會愿意留下。”任興本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