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透腦筋

  通過網上找資源

  對于張敏來說,她希望領養給家庭帶來的是快樂,而不是煩惱。她想領養一個健康的孩子,但是除了福利院,她不知道哪里還有領養的途徑。“除了正規收養機構,其他家庭收養,沒有固定渠道獲得信息,大部分就通過碰運氣了。”一位知情人士說。

  張敏拜托親戚朋友幫忙留意。按照收養法規定,只要與送養人簽訂協議,雙方條件符合,經過當地民政部門的考察,就可以收養孤兒。

  目前,我省共有孤兒17534人,其中集中供養孤兒3232人,社會散居孤兒14302人。“但社會散居孤兒,一般是父母去世后,由爺爺奶奶或者其他親屬朋友撫養,有固定的家庭體系。”北京師范大學公益研究院院長王振耀說。

  從2013年開始,我省散居孤兒基本生活保障標準提高至每月1200元。“這讓很多親屬愿意去照顧失去雙親的孤兒。”上述知情人士說。

  如何找孤兒的資源,讓張敏傷透了腦筋,她想到了通過網上找資源,沒想到,還真的讓她找到了,甚至通過一些人找到棄嬰,從而收養。

  據民政部門相關人士透露,按照正常的程序,棄嬰需要交送公安機關登記,查驗DNA,然后送到收養機構,再由收養人進行收養,登記后到公安機關落戶。“少一個環節,就無法落戶。”

  知情人士透露,不少人撿到棄嬰之后,沒有轉交給公安機關,而是自己撫養,而撿來的孩子就這樣成了黑戶。

  民政部門相關人士透露,2015年全省辦理收養登記2414件,其中內地居民收養登記2272件,大部分是給棄嬰補辦手續。“過去把關不嚴,導致大批棄嬰成了黑戶,2007年開始放開了政策,養育一定年限的孩子給予落戶。但是要先取得公安部門的證明,保證孩子不是拐賣而來。”

  2013年收養孤兒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