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一封由46人聯合簽名的“CA受害人申訴書”寄到齊魯晚報。這些受害人都是加入了一個名叫“CA國際金融互助社區”的“理財平臺”,平臺卻在6月1日崩盤,導致這46人每人損失數千到15萬不等。而在崩盤之前,CA平臺打出的口號是“每日利息3%,推薦一個新人加入就能拿到其投資額10%的提成”。高額回報吸引了不少人加入,自然也騙來了大量資金。

在受害者寄來的材料中,不乏損失金額十萬以上的人。本報見習記者張阿鳳攝在受害者寄來的材料中,不乏損失金額十萬以上的人。本報見習記者張阿鳳攝

  為了忽悠人投錢,平臺骨干曬豪車

  “每日利息3%,拉人還有10%的提成。”今年3月初,當朋友向濟南長清的張蒙推薦這個名叫“CA國際金融互助社區”的“理財平臺”時,他決定試一試。

  “1天3%,10天就是30%,1萬塊10天就能賺3千,10萬塊10天就是3萬!”打好了“如意算盤”,張蒙很快行動起來。他從一千兩千起投,并很快就見到了效果:從掛單到回款,大概10天后,他如約拿到了被承諾的利息和本金。

  初試成功讓張蒙吃了顆定心丸。他后來被拉進一個CA玩家的500人微信群,群內幾名骨干鼓勵玩家“掛大單”,并炫耀自己借此買了豪車。張蒙更加受到鼓舞,開始投入上萬乃至數萬的大額資金。

  但3月20日左右,平臺網站突然停止運行,25日又重啟。重啟后平臺稱截至3月22日前的所有資金全部凍結,只有繼續參與打款或拉新會員才能釋放被凍結的錢。被釋放的數額為打款額度的10%,或新會員掛單金額的10%

  “我們從主動投資,突然變成被迫打款,而且越打越多,越陷越深。”接下來的兩個月,平臺數次關停又數次啟動,直至6月1日徹底崩盤,網站網址再也打不開。張蒙的5萬多凍結資金也隨之憑空消失。

  隨后這些受損者也組織起來維權,并將46人的申訴書寄到了齊魯晚報。根據材料,這46人損失金額從3千到15萬不等,其中絕大多數在萬元以上,4萬-6萬元最多,還有4人損失在10萬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