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請稍候...

  觀察者網 文/趙可心

  7月12日,由菲律賓單方面提起的“南海仲裁案”得出所謂的結論,太平島是“礁”而非“島”,因此不得享有超過12海里的海洋權利。海峽兩岸對此都表示不接受、不承認。

  15日,在臺灣一檔政論節目《新聞深喉嚨》中,太平島第一代島民——一位名為戚桐欣的老大爺雖情緒激動,但卻有理有據地講出了底層人民捍衛南海主權的道理和決心。

  新浪博主@青年考古學生,上傳了該節目視頻,并對這位老大爺進行了介紹:“戚桐欣,民國24年(1935年——觀察者網注)3月11日生。原籍山東省威海市,設籍臺灣省基隆市,寄籍南沙群島。曾任船舶報務員、甲種船長、臺灣水產試驗所海洋漁業系股長、臺灣水產試驗所退休副研究員、南沙地區“國民自治會議主席”、中易系統工作室主持人、基隆漁輪轉型公會理事長。”

  南海仲裁案引用文獻中,提及臺灣大學教授姜皇池“太平島是礁石,不是島嶼”的文章。曾任南沙地區國民自治會議主席的戚桐欣,首先就嚴厲批評了這一說法“胡說八道”。

  他認為太平島到底是不是島,拿出海圖看看就知道,因為“海圖跟地圖完全不一樣”。

  此前,有外媒報道菲律賓目前仍有學校使用中國產標有“九段線”的地球儀,盡管菲方不承認這一南海海域權益邊界。對于這一點,戚桐欣表示現在的U形線,即九段線,是歷史遺留下來的,“不是大陸的,也不是臺灣的,是老外給我們搞出來的”。

  除了地質地圖,戚桐欣還提到了太平島的人文歷史。它最先由中國人發現,第一代島民來到這里的時候,島上已有土地公廟、南海觀音廟,后來也成立了地方組織。

  最后,他還不忘表達普通漁民的訴求,扔出了一句鏗鏘有力的話:“南海是我們的,是我們祖宗的,沒有一個能放棄”。

  看了80多歲老大爺的話,網友們紛紛為他點贊:

  @wenwen小娘子:好可愛的老爺爺,鄉音不改的山東好漢啊!

  @樊司然:聽到不一樣的立場,漁民的立場。

  @_RanRan-:至今看到的關于南海最棒的言論

  @沉么年代:有理有據,事實證明了島不是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