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王府購物廣場里有20多家出國勞務機構。青州王府購物廣場里有20多家出國勞務機構。

  原標題:山東農民曾在阿根廷開超市買3套房!如今出國務工退燒

  近期,一名濰坊的“蛇頭”涉嫌將11名村民偷渡至土耳其、以色列等國“打黑工”。這11名村民,不少是來自青州何官鎮南張樓村。作為遠近聞名的富裕村,南張樓村在上世紀80年代末靠出國勞務起家,村中數百青壯年遠赴世界各地。28年過去了,村民出國熱情是否依舊?

  夫妻到日本打工,歸國后開起汽車行

  位于青州市北部的南張樓村,是一個擁有1000多戶4000多口人的大村。

  1988年,南張樓村與德國賽德爾基金會合作。有村民到德國學習,其間,看到了國外的先進景象,產生了“打洋工”的想法。一發不可收拾,從1988年開始,南張樓村先后有500多人端起洋飯碗,到國外留學、做研修生或務工。

  在村中心位置,是村民王洪興經營的汽車行,他的手藝就是在日本做研修生時學的。

  2007年,31歲的王洪興在村里的紡布廠工作,每月能領到1000多元的工資。“那時候掙得不多,村里很多人都出去,我也報了個名去當研修生。”在外三年,王洪興每個月能賺近萬元。

  “不過,孩子出生我不在身邊,三年的時間,家人有個病有個災的我都顧不上。”王洪興說,在外掙得是不少,但確實想家,現在還覺得愧對老婆和孩子。

  王洪興還受到一些日本同事的“歧視”。“他們拿著紅薯問我,中國能吃到這個嗎?太讓人憋屈了。”王洪興說,在日本,很多老年人對中國人特別友好,有些年輕人則瞧不起中國人。

  在王洪興歸國一年后,妻子也赴日打工,王洪興笑著說,“看著村里其他人出去掙錢了回來蓋樓買車,還是眼饞。”

  經過三年研修生活,他在日本學到了汽車整形的手藝,回鄉后又去青州繼續學習,深造后開起了汽車行。

  目前,王洪興的汽車行每年也有十幾萬元的收入。“出國打工就跟家人和親戚脫離了,在家里也能掙不少,不值當再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