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產業向工業園區聚集
濟南經濟發展面臨最大的問題就是總量偏小,還存在著固定資產投資、工業經濟、外向型經濟偏弱等突出短板。濟南市要把補短板、促提升作為建設區域性經濟中心的重中之重,下定決心,抓住要害、努力變壓力為動力,化劣勢為優勢。
濟南市將重點推進基建投資、民間投資、民生投資,要深入挖掘基礎建設投資需求,抓住城市發展、軌道交通和新型城鎮化帶來的重大建設機遇,加快黃河公鐵大橋、二環高快一體路網、58個棚戶區等一批重大基建項目,要深入挖掘民間資本投資需求。
通過推廣ppp模式,完善匯報機制等方法,讓民間資本能夠“有的投、愿意投、投的好”,要深入挖掘民生領域投資需求,以治霾、治堵、脫貧“三大攻堅戰”為關鍵,加大民生投資。濟南市還要補工業經濟的短板、重點是區縣、縣域、園區。濟南市要逐步推動濟南制造邁向中高端。在縣域方面,必須堅持工業強縣思路。濟南市還將充分發揮高新區主戰場作用和省級以上園區的重要戰場作用,引導產業向園區集聚。
濟南市為了補齊外向型經濟的短板,將加快推進構建外放型經濟新體制綜合試點工作,積極申請加入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充分發揮綜合保稅區的橋頭堡作用,加快臨空經濟去的規劃建設,推動對外貿易的穩定增長。
引進國內外先進物流企業
為了進一步推動濟南市經濟發展,濟南市將強力推進區域性物流中心建設。濟南市將全力提升交通設施,加快濟南國際機場與軌道交通等一體化建設,推動濟南高速等項目和東客站客運樞紐建設,做好“濟新歐”國際貨運班列工作,構建順暢銜接、高效中轉的綜合運輸服務體系。
濟南市的物流企業存在“小、散、弱”的問題,大多數企業規模偏小、業務單一、組織模式、信息化水平落后。濟南市將堅持一批現有重點物流企業擴大規模、提高競爭力、整合發展一批中小物流企業,特別是引進一批規模大、實力強、管理先進的國內外知名物流企業。
推動濟南經濟的發展,還要強力推進區域性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濟南市將大力發展科技金融,圍繞創新鏈條完善資金鏈。濟南市還將加強科技與產業的融和,使創新成果盡快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當前濟南的優勢前沿科技中,最具有市場突破前景的是量子通信和大數據。濟南市將培育壯大量子通信產業集群、形成國內量子技術轉化和產業化的戰略高地。濟南市將打造立足濟南、服務全國的大數據加工、應用及產品生產中心和數據創新服務基地。
濟南還將統籌用好國內國際兩種創新資源、深化國際交流合作,積極融入全球創新網絡,在更高的起點上推進自主創新。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蔣龍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