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遠規劃:預留地下空間給地鐵

  工業北路項目部相關負責人韓煒介紹,在該工程規劃設計中,綜合考慮了以下因素:首先,統籌了濟南新東站、中央商務區(CBD)、華山片區和未來濟南新區建設等發展需要;其次,統籌地上、地下空間資源綜合開發利用,統籌高架、地面、綜合管廊與軌道交通、地下道路、高快一體銜接等綜合交通方案,也就是防止因工程分期建設再次遷移、改造等造成的浪費,保證10-15年不開挖。

  值得一提的是,記者發現,工業北路在地下預留了雙向四車道的隧道空間和直徑8米的雨水槽。“我們一共把這條路分成了三層,第一層是地上空間,第二層是地下淺層空間,包含直埋管線、綜合管廊,第三層則是地下深層空間,布置軌道交通,預留地下道路和深層排水隧道空間。”

  王平介紹,深層空間處于地下40-50米的位置,本次施工不對這個空間動工,只是遠期預留,“這種模式在新加坡已經運行,國內廣東省也開始嘗試運行。采取這種模式,在濟南還是首次。”

  此外,處于地下淺層空間的綜合管廊也值得一提。首先,12.6公里的長度為一次性建設成功,這種規模、長度在濟南尚屬首次,管廊內首次設置雨水艙,以蓄排南城匯集到工業北的雨水,解決內澇的同時,也集約利用了地下資源。“還有,我們在這個綜合管廊里多預留了一個管道,以滿足未來城市發展需要,比如排污管、制冷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