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河南焦作中旅銀行一離職員工偽造了該行的資料和印鑒,在工行廊坊分行開辦了電票代理承兌業務,并開立了虛假電銀,該人員貼現后,又通過恒豐銀行青島分行過橋賣出,涉案金額約13億元。目前,涉事銀行已報案,可疑賬戶已被凍結。
“也就在三個月前,央行、銀監會發布了126號文,重點整頓票據市場,現在各家銀行都對票據貼現業務管控得很嚴格,可偏偏在這個時候,出了這么大的騙局。”上海一家票據公司駐煙臺分公司一位業務人員告訴記者,11日上午,在圈內就有了傳言,青島一家銀行牽扯到了一起票據詐騙案中,而且金額巨大。“到了下午,才知道這家銀行是恒豐銀行。”
“其實,我們也是受害者,所以在第一時間就報了警。”恒豐銀行一位內部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外界所說的13億元票據詐騙案屬實,不過由于報警及時,目前還沒聽說有很大的損失。“行里不讓多說,所以知道的人并不是很多。”
據知情人士透露,本次爆發的電子票據案是河南焦作中旅銀行一離職員工,冒充該行工作人員身份,疑偽造該城商行相關資料及印鑒,在工行廊坊分行開辦電票代理承兌業務,并開立該行承兌的虛假電銀。該人員貼現后,通過恒豐銀行青島分行過橋賣出,涉及金額在13億元左右。不過,據一財等媒體披露,此次承兌總量或為30億元。
“我們沒開展過這個業務,也沒有和工行合作過,現在來看可能是有人利用假的印鑒和假的公章,冒用我們的名義做的事,具體情況我們已經積極跟監管部門匯報了。”焦作中旅銀行一位負責人說,對于這起13億元的票據騙局,該行并不知情。
不過,據一些媒體報道,開立代理接入賬戶的機構到焦作審核時,這些焦作中旅銀行的所謂“假員工”是在中旅銀行的辦公大樓里接待他們的。同時,該代理機構為了進一步確認,還撥打了焦作中旅銀行在當地其他銀行同業預留的固定電話,結果不僅能撥通而且還對查詢的事項給予了肯定的答復。
而青島一家城市商業銀行的負責人分析說,恒豐銀行之所以中招,和工商銀行的品牌有很大的關系。“一看是大行出票,警惕性就減少了不少,畢竟大行在風控上做得比較好。”
對此,工行廊坊分行一位辦公室人員告訴記者,該行在賬戶例行檢查時發現了這起同業賬戶中資金的異常變動情況,并且立即對可疑賬戶采取了緊急凍結措施。但是,恒豐銀行一位知情人士告訴記者,目前行內的說法是,恒豐銀行先發現了這起騙局。(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姜寧)
[本稿件所含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齊魯晚報所有,任何媒體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