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臨沂市民王先生在經過鄰居家門口時,一不小心踩到了狗的尾巴,沒想到攤上事兒了。小狗雖然經常看到王先生,但這次感覺到尾巴疼痛后,立即翻臉不認人,發火將他的小腿、大腿、肚子嚴重咬傷。被狗主人“解救”后,王先生被緊急送到了就近的臨沂市疾控中心狂犬病暴露處置門診。
記者從疾控部門了解到,三伏天氣溫升高,小寵物們受高溫影響,表現得很焦躁,加上市民天熱,穿的衣物較少,不少市民因此受傷。市疾控中心相關工作人員介紹,6月、7月動物致傷人數21272,犬貓致傷的就達20610人。
“最近兩個月,200多位附近居民來我們門診接種狂犬疫苗。”蘭山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狂犬病暴露處置門診的王偉主任介紹,被咬傷、抓傷的市民,大部分是被家中及鄰居家的寵物狗誤傷的。到了夏天,寵物情緒很焦躁,在和主人接觸過程,一不小心就會把主人抓傷、咬傷。在門診,王主任接種了一位70歲的老人,兒女為給老人解悶兒,送他一只寵物狗,老人給狗洗澡時,被狗牙劃傷了手指。就此,王主任提醒,伏天的寵物攻擊性比往常高許多,市民一定要注意防范,不管是自家寵物狗、貓,還是外出遇到的寵物,最好“敬而遠之”。
疾控部門工作人員表示,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急性傳染病,對人類的威脅極大,一旦發病,死亡率為100%,是當今世界上死亡率最高的傳染病。狂犬病主要通過溫血動物傳播,主要傳染源是犬類,其次是貓和其他家畜,人多因被病獸咬傷而感染,也可以通過破損的皮膚或粘膜接觸被感染動物的唾液而傳播,以恐水、畏光、吞咽困難、狂躁等臨床表現為主要特征。
相關鏈接
確定門診資質后方可進行疫苗接種
蘭山區共有24家狂犬病暴露處置門診
預防狂犬病關鍵在于,被可疑動物咬傷后到正規的狂犬病暴露處置門診進行及時規范的傷口處置和接種狂犬疫苗。一是傷口處理:一旦被咬傷后局部傷口的處理越早越好,用肥皂水(或者其他弱堿性清潔劑)和一定壓力的流動清水交替徹底清洗、沖洗所有咬傷和抓傷處至少15分鐘,做到全面徹底,沖洗后用2-3%碘酒涂擦傷口進行消毒,盡量不進行包扎和縫合;二是疫苗接種:狂犬疫苗的接種越早越好,按照0、7、21的接種程序及時、全程接種疫苗。如有傷口出血、粘膜被污染、傷及頭面部或機體免疫力低下等情況,還及時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目前,全市各縣區均有狂犬病暴露處置門診,其中蘭山區共有24家狂犬病暴露處置門診,市民可登陸臨沂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網站頁面進行查詢,在確定門診資質后方可進行疫苗接種,不要到無資質、非法的接種點接種疫苗。
此外,疾控部門工作人員提醒,預防狂犬病,還要對所有的犬、貓應定期免疫接種獸用狂犬病疫苗,和野生動物保持一定的距離,避免家養寵物與野生動物和流浪動物的接觸。學校和家長要教育兒童,不要隨意招惹犬和不熟悉的動物,被犬、貓咬傷要及時向家長或老師報告,以便及時獲得傷口處理和疫苗接種。
[本稿件所含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齊魯晚報所有,任何媒體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