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人做明白事” 山東金融業逐浪前行

  山東資本市場發展步伐加快:上半年全省直接融資2681.2億元

  李永健坦言,山東目前在金融業發展領域與北上廣存在較大差距,金融工作當中也有較為困惑的階段,“所以我們要‘明白人做明白事’,一定要明白這件事是什么樣才去做。”

  3年來,山東資本市場發展步伐加快,似乎印證了李永健所說的“做明白事”帶來的好處。上半年,山東全省實現直接融資2681.2億元,同比增長57%;其中,債券融資新增2470億元,同比增長51.3%。全省上市公司259家,新增7家,首發上市融資36.1億元。并購重組較為活躍,上半年全省上市公司實施并購重組75次,交易金額990.39億元。“新三板”掛牌企業新增125家,累計達到461家,有53家進入創新層;募集資金29.33億元,同比增長49.3%。

  舉例來說,齊魯股權交易中心增資擴股到2.25億元,中泰證券成為控股股東;掛牌企業新增136家,總量達到747家,市值328.3億元,累計推動31家掛牌企業轉至“新三板”;上半年幫助企業融資36億元,累計達到247.2億元;互聯網私募股權融資項目成功運作3個,募資0.96億元。藍海股權交易中心掛牌企業353家,比年初增加35家。

  金融業的成熟需要優良的發展環境,3年來,按照營造環境、努力夯實區域金融業發展基礎的發展思路,山東著力解決制約金融改革發展的體制機制問題,在政策與信用等發展環境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省級公共信用信息平臺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青島、濰坊、威海、德州、榮成五市成功入選全國創建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范城市,數量居全國首位。

  而為了吸引更多的“明白人”投身金融業,僅2013年,山東省就先后引入30名高層次金融干部來魯掛職,并選派34名干部到中央金融單位鍛煉。瞄準地方金融改革發展現實需求,加強與高校、科研院所和金融機構合作,積極打造山東大學金融高級人才培養基地、山東金融高等職業技術學院、青島財富管理研究院等各類金融人才培養基地和平臺,努力為地方金融改革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持。

  值得一提的還有山東在全國率先建立的地方金融監管體系與已經開始實施的地方金融條例。目前,全省17個市、137個縣已全部獨立設置金融工作機構,并加掛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牌子,承擔地方金融監管職責。今年7月1日,《山東省地方金融條例》正式施行,開創了省級地方金融監管立法的先河,為實現中央和地方分層有序監管、促進地方金融發展和風險防范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