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孫先生來到市北公證處,表示他的老父親不久前剛去世,名下有一套面積90多平方米的房子,需要辦理房產繼承公證。
身份證上顯示,孫先生今年49歲。然而,材料中顯示他的老父親則是90歲。父子年齡相差41歲。
“我父親是老來得子,只有我一個兒子。”孫先生對公證員范萍說。
范萍心想,從孫先生提供的材料看,他的母親早于父親過世,如果孫先生是獨子的話,那么老父親名下這套房子就該歸他所有。提交的戶口簿只登記了孫先生與孫老先生是父子關系,但并無資料顯示孫先生是老人唯一的子女。
那么,孫先生是不是獨子呢?面對這不常見的父子年齡差,范萍不由得在心里打了個問號。
范萍先找到了孫先生父親的原工作單位,調取了他的職工登記表,然而,登記表填寫的信息不多,上面并沒有顯示其婚姻子女狀況。范萍又來到其戶籍所在地派出所,查到登記于1953年的一張戶口登記表,上面依然沒有孫老先生的子女信息。如此這般跑了十幾天,她找到的信息依然有限。
范萍最后想到了一個辦法:去墓地核實信息。
“按照中國人的傳統,墓碑上的家族人員記載,一般都不會錯。”范萍想。
經過一番查找,范萍找到了孫先生父親的墓碑。果然,上面記載的子女信息顯示,除了孫某外,孫老先生還有一個長子!范萍立刻拍了照片,作為保全資料。
在面對這些確鑿證據時,孫先生異常驚訝,不得已才說出真相。原來,孫先生的確還有一個哥哥,但常年在外地,孫先生想瞞著哥哥獨占房產,以為自己的材料“天衣無縫”,沒想到碰到較真的公證員,竟然跑到墓地去核實。他為自己一時的貪念而懊悔,也為公證員執著求真的精神打動,最終他聯系到哥哥,等他一起來公證處辦理繼承手續。
來源:青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