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騎手忙于送餐,午飯都是放到下午吃

  今年26歲的石開強是本地配送平臺“曹操送”的一名外賣騎手,老家在德州臨邑的他已經做了一年外賣配送員。“又累又困,本地人基本沒有做的,都是外地人。”石開強表示,每天跑多少公里他沒有計算過,但一天就要用掉三塊大功率的電瓶。

  記者注意到,他隨身帶著兩部手機,還要帶上充電寶。“一個手機用來接單,另一個手機用來打電話,接單的手機固定在電動車把上,這樣方便。”中午接單的高峰時段是在11點到下午2點,下午則是從5點到8點。

  “午飯都吃不上,一般下午三四點后再吃。”石開強強調,他每天能送二三十單,一個月能掙4000多元,在行業內屬于中檔水平。

  “整個行業來說,人員流動來流動去大概就那么多人,看哪邊補貼高些就去哪邊。我們算過,加上眾包濟南大概有2000人左右。”曹操送配送經理姜吉慶介紹,一個訂單產生了,先把訂單投送到訂單池(根據區域),如果規定時間內沒人接單自動轉到相應區域承包商,承包商實行派單,必須接,不接有高額罰款。

  他感慨,現在濟南外賣市場競爭非常激烈,整個行業價格高,配送應該只占20%左右。“但現在招不到人,也滿足不了配送員的基本收入保障,只能平臺大量去補,導致現在價格非常高。”

  據介紹,目前濟南外賣行業內配送員一單可以拿6元錢。“像美團給到承包商代理9元,配送員6元。配送費5元一單,準時到店獎勵1元(15分鐘到店取餐),準時送達1元(一般30分鐘),加起來7元。平臺收商家20%費用,分成兩部分,正常給承包商12%,剩下8%是平臺專送的,加起來就是9元錢。承包商賺3元,毛利,還不包括站點房租、水電、人員管理費用、車輛等。”

  配送員收入階梯計費,每個月工作28天,保底收入3000元。“一個月最多拿到8000元,月入過萬就是傳奇了。需要對路很熟,電動車也不行,動力不足,摩托車還行。”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孟燕 實習生 姜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