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配送時間直接決定了外賣的客戶體驗,幾乎可以說是外賣的“生命線”。在配送方面,除了各外賣平臺自建物流團隊及商家自送模式外,“零門檻”的眾包模式飽受詬病。業內人士保守估計,省城有2000多名外賣騎手,平均一單可拿6元,月入過萬只是個“江湖傳說”。

  “零門檻”眾包,配送模式有點亂

  “看我電動車后面這個保溫箱上就貼著招聘電話,現在正缺人,不少大學生暑假都來干兼職了。”餓了么蜂鳥配送騎手王先生表示,外賣訂單上漲讓平臺的配送壓力驟增。

  近日,在誠基中心美團外賣一處配送點,記者看到兩名大學生正在應聘。簡單問了兩句后,配送點負責人就讓兩名大學生上崗了。“沒有什么技術含量,就是得路熟,送得要快。”一名騎手叮囑。

  一位外賣行業內部人士坦言,外賣的各種競爭現在都弱化了,表現出來的就是“搶人”,整個行業都缺人,和當初的快遞非常類似。其實,配送是外賣最重要的環節之一,目前外賣配送的方式主要有三種,即平臺專送、商家自配送及第三方眾包配送。

  美團濟南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配送商主要以美團專送為主,目前全市有60多個承包區,承包商負責招聘騎手,配置車輛、工裝等。“專送為主,對服務質量要求高。我們的眾包模式配送訂單很少很少了,也就有1%左右。”百度外賣方面也稱,以騎士配送為主,也有部分商戶自配送。餓了么旗下則為蜂鳥配送。

  眾包配送模式是基于共享經濟興起的新興外賣配送方式,像美團、蜂鳥均有自己的眾包APP。而此前2014年6月上線的達達物流(現與京東到家合并)也屬于社會眾包物流,人人都能成為配送員,它有兩大優點:彈性大、固定成本低。但是,這種物流很難構成良好的用戶體驗,而且邊際成本高。

  記者在手機上下載了蜂鳥眾包,注冊上傳了身份證認證后,通過一個簡單的小測試,就能在平臺上接單了。“他們既不穿工裝,也沒有健康證,設備都是自備的,特別不專業,保溫箱的衛生狀況令人擔憂。”在經歷一次眾包配送員送餐后,市民房女士吐槽。

  承包商有排他條款,比如做餓了么就不能做美團。但是配送員沒有,像眾包模式,你只要下載就能接單,不排斥同時下載3個平臺,3個平臺都開著。一位眾包配送員告訴記者,他下載了多個眾包軟件,可以多個平臺同時搶單。“單子多了,就可能送得不是那么及時,超時了會和商家或者用戶產生矛盾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