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近日調查發現,濟南外賣市場基本已經被美團、餓了么、百度外賣三大巨頭壟斷,本地外賣平臺艱難轉型求生。補貼大戰結束后,外賣行業已進入資金、配送、技術、人員等全方位競爭階段。

  三大外賣平臺,占據八成多市場

  “您有新的美團訂單,請及時查收!”午飯時間,在和平路上一家快餐店里,店主手機響起了外賣訂單的提醒聲,店主立馬核對訂單后交給了后廚制作。十多分鐘后,穿著黃色衣服的美團外賣騎手拿著已經打包好的快餐,騎上電動車出發。

  “懶得出門,懶得做飯,叫外賣方便還便宜。”夏季省城的高溫天氣讓外賣訂單蹭蹭上漲,單身的錢先生每個周末都靠叫外賣解決吃飯問題。“大熱天里,這大街上都是騎電動車奔跑的外賣小哥,大部分都有醒目標識。美團是黃色的,餓了么是藍色的,百度外賣是紅色的。”錢先生強調,身邊朋友們最常用的就是這三家外賣平臺。

  經過三年多的競爭,濟南外賣市場梯隊已經明顯分化,餓了么、美團和百度外賣占據前三名,其中前兩者占絕對優勢。這也和全國的數據相吻合,在市場活躍用戶分布方面,餓了么、美團外賣、百度外賣分別為37.8%、30.5%、15.0%。除此之外,口碑外賣、到家美食會、外賣超人等外賣平臺總共占比16.7%。

  美團濟南地區相關負責人向齊魯晚報記者表示,目前美團在濟南地區每天的訂單量在17000到18000單。百度外賣方面表示,百度外賣2015年1月進入濟南,已有8000多商家,目前濟南市場容量還很大,雖沒有透露具體日訂單數,但稱市場占有率在30%。

  本地外賣平臺,不得不轉型創新

  “三大巨頭”之外,難見本地外賣平臺身影。“本地外賣平臺僅剩指動生活,曹操送是其旗下配送平臺。”本地通用配送平臺曹操送經理姜吉慶坦言,根據他的了解,通過平臺的訂單量美團一天在13000單、餓了么14000單、百度外賣3000單。

  “目前,曹操送的日訂單量為五六百單,在之前三大巨頭的補貼大戰中,能生存下來已經相當不易了。”他強調,曹操送早在2013年就已經起步,但當時濟南的外賣市場尚未成形,2014年伴隨著三大巨頭的補貼大戰,整個市場才成熟起來。

  本地外賣平臺也曾以補貼換取市場份額,但與三大巨頭難以匹敵,只能轉型創新求生。“現在,指動生活主要做品質正餐,簽約本地較為知名的餐飲集團,從低端市場轉移到輕中產受眾上來,從滿足大眾需求轉移到服務小眾個性化定制上來。”

  從“跑馬圈地”,到“精耕細作”

  在誠基中心、萬豪中心、山師東路等地,大大小小的飯館鱗次櫛比,不少商家門口都貼上了外賣的海報。“有實體店有證的小飯館還好,不少沒證的家庭作坊都能做外賣,衛生安全沒法保障。”市民閆先生抱怨說。

  白領宋女士表示,她對外賣價格并不是特別敏感,更關心外賣好不好吃。“現在,中高端外賣多了起來,和同事相互之間會推薦好吃的外賣,價格貴點兒沒關系。”

  在叫外賣成為習慣后,早期的外賣平臺依靠粗獷的補貼手段“跑馬圈地”已經行不通了,外賣服務正在從價格戰向“精耕細作”的品質戰升級。百度外賣方面告訴齊魯晚報記者,其主打白領市場,平均客單價在35元左右。

  姜吉慶跟記者舉例,像黃燜雞米飯,開一個店,餐館面積小,如果全部到店吃飯的話,每天中午可能只接100份飯,承載能力有限。若是通過平臺,能接到500份飯。

  “靠著這個量,可以保證薄利多銷。但經過一兩年的發展,整個服務區域基本相對固定了,就是半徑1.5公里左右,里面的客戶源也基本固定了。這就導致他對通過平臺拉動訂單量增長的需求弱化了。”

  另外,稍有品質的連鎖性飯店,之前可能也會通過平臺拉動訂單量。“但他還是希望客戶到店消費,通過外賣和區域內客戶產生第一次關聯,第一次感受。真正的利潤來源,是希望顧客在非工作時段到店消費,消費額度要比外賣高很多。”姜吉慶強調,外賣靠低價吸引的時代已經過去,必須提高外賣體驗服務質量來滿足需求。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孟燕 實習生 姜珊)

  [本稿件所含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齊魯晚報所有,任何媒體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