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語文教材有10多個版本

  2004年新課改后,各地陸續開始編撰更符合當地教學水平和特色的語文教材,目前全國中小學語文教材版本大概有人教版、語文版、湘教版、長春版、蘇教版、教科版、冀教版、西師大版、滬教版、魯教版、北師大版、浙教版等十幾種。根據教育部今年4月公布的《關于2016年中小學教學用書有關事項的通知》,義務教育品德、語文、歷史學科,起始年級使用新編、修訂教材。

  記者了解到,今年新修訂的課本普遍存在課文數量減少、難度降低,更加注重傳統文化教育的特點。語文出版社新修訂的教材40%的課文被更換,全套教材課文數量比修訂前減少15%,其中大幅增加了反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課文比重,內容也更加貼近時代、貼近生活。蘇教版高中課本在原來的5個模塊、20個專題不變的前提下,篇目也從108篇調整為95篇,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內容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拼音與識字篇目穿插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難度。

  人教版教材最近一次修訂中,七年級語文教材中30篇課文有多篇被更換。不過,體現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的《小英雄王二小》《國旗和太陽一同升起》和體現優秀品德與情操的《我能行》《月下槳聲》等都得以保留。記者了解到根據省教育部門的規定,今年使用魯教版教材的城市暫不做改動。

  部分課文重新回歸

  此次修訂的人教版教材,《紀念白求恩》重回課本。《紀念白求恩》這篇課文在2013年人教版語文教材修訂時被刪除,此前是出現在八年級上冊,這次不僅重新回歸,還調整到七年級上冊。《天上的街市》、《在山的那邊》、《植樹的牧羊人》也重新出現在人教版新版的語文七年級課本里,刪除的課文則有《我的老師》、《紫藤蘿瀑布》等。(記者 王世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