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剛買了房,各種裝修公司的電話便會蜂擁而至;孩子剛上學,培訓班的電話隨之而來;股票剛開戶,各式各樣的投資公司也開始電話聯系你……電話那頭的人可能知道你的姓名、住址、甚至孩子的姓名,很多市民納悶——為何自己的信息被陌生人了如指掌?女報記者調查發現,部分含有電話銷售的濟南企業,針對不同的客戶群體,會通過不合法渠道購買有針對性的市民個人信息,而這些信息有可能是你在平時不經意間泄漏。
調查:憑裝修公司營業執照能買業主信息
記者調查:1條用戶信息不到1分錢被銷售
最近,濟南市民張女士把用了7年的手機號換了,原因就是她每天接到的騷擾電話實在太多。“從早上8點開始,一直到晚上8、9點,周末也一樣,想睡個懶覺都不行。”張女士說,“前幾天去邢村那邊看了套房子,結果現很多樓盤銷售員在都給我打電話。”
市民汪女士七月初在濟南西客站附近一個樓盤購買了一套新房,房子還沒到手,她已經被多家裝修公司的電話騷擾的不厭其煩。“連我住在幾號樓、什么戶型都清楚。”汪女士告訴記者,一家不知名的裝修公司業務員在被拒絕后,仍連續給汪女士來電,表示汪女士新房的戶型他們已經設計了幾種方案,可以免費給她看看。“我的這些信息只有售樓處知道,這些裝修公司肯定是從售樓處帶來的。”汪女士氣憤地說。
騷擾電話是從哪里打來的?騷擾者從何處得知了買房者的手機號碼?記者以家裝公司業務員的身份走訪了濟南個別樓盤,數家售樓處的負責人在得知要業主的信息后,均表示需要記者出示裝修公司的介紹信及營業執照后,才有下一步“合作”的機會。而當記者以業主的身份質問一些房產商為何泄露業主信息時,他們表示都有嚴格保密措施,不可能泄露業主信息。
一位在裝修行業工作多年的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通常情況下,業主電話號碼在裝修業內有可能已經賣了好幾次。“知名的大裝修公司不需要干電話推銷這種事,買號碼的一般都是小裝修公司。在濟南,這些裝修公司的業務員都會有一個‘共享群’,某一個業務員通過房產商拿到一個樓盤業主的信息后,這些信息會被迅速傳遍所有的裝修公司。”
馬甲:個人信息變身“大數據”出售
在調查中記者發現,如今某些網站甚至售賣個人信息已經不再遮遮掩掩,而是堂而皇之的被包裝成大數據的形式公然售賣。在深圳一家技術公司的網站上,“全國各地區企業負責人電話”、“P2P借款”等信息被包裝為“大數據”公開銷售,在網站介紹中宣傳,該平臺為某深圳科技企業自主研發的數據共享與交易平臺,產品包括數據包與數據API。在網站內搜索濟南,記者找到了一件“山東省濟南市2.1萬條電商網站企業數據”的商品,在商品預覽中,記者看到了濟南多家電商企業名稱、旺旺號碼及負責人姓名電話等信息,而這件包含兩萬多條信息的“商品”,只需要55元就可以下載,每條信息約合不到一分錢。
記者了解到,不少負責電話銷售工作的員工手里,都或多或少掌握著記錄濟南市民個人信息的“電話本”。市民吳先生兩個月前應聘了一家保險公司的電話銷售崗位,在這兩個月里,吳先生撥打了至少一萬個電話。“業務培訓了3天,剩下的時間全部用來給陌生人打電話推銷。”吳先生說,這一萬多個號碼是部門領導發到他手上的。每隔一周,他的領導就會給他一份大約包含一千條信息的電子表格文件,他的工作就是要在一周內將表格內包含的所有電話撥打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