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接電話推銷,濟南76歲老漢買18萬“特效藥”賠光老本

  家住濟南鐵路宿舍137號的那先生今年76歲,為給78歲患有糖尿病的老伴治病,輕信了打著“北京同仁堂”旗號的所謂的“知名老中醫”的電話推銷,從5月中旬到中秋節前后,那先生一共向“同仁堂”購買了整整18萬元的“特效藥”,堆了30平米大小的客廳滿滿一地。騙子也是花樣百出:剪鞋墊敷藥、美國神水泡腳……直到那先生花光了自己所有的積蓄和養老金無力支付藥費時,他這才意識到自己上當受騙了。目前,那先生已經報警。

  電話里知己知彼,誘引老人上鉤

  5月中旬左右的一天,那先生突然接到一個陌生電話,還沒等他開口,電話那頭就把他和老伴的姓名說了出來:“這是不是那先生和于女士家,我打電話找他們有事。”那先生一聽對方說出了自己名字,雖然心里有點犯嘀咕,但嘴上還是說了“是”。

  “那就對了,你是不是住在緯八路×××號××宿舍,老伴還長年患有糖尿病?”那先生一聽,信息準確無誤,便詢問對方是誰。“我是北京同仁堂糖尿病康復中心的樂主任,同仁堂現在研發了一套治療糖尿病的新方法,對治療您老伴的糖尿病有很好的療效,建議您試一下。”電話那頭說。

  “現在不需要,我先考慮一下吧。”那先生婉拒了樂主任,但此時已經開始放松警惕了。隨后,樂主任說了幾句客套話后也掛斷了電話。

  半個月后,樂主任再次給那先生打電話。“我的老師何東升是北京同仁堂的治療糖尿病知名老專家,不僅給北京領導看病,還享受國務院的津貼,最近就打算去濟南召開研討會,只收5個看病名額。從上次的談話中我能感覺出你對同仁堂也很信任,所以我真的想把一次絕佳治療糖尿病的機會給你。”樂主任稱。

  那先生原本就是北京人,后來因工作遷居到濟南,確實非常相信北京同仁堂,聽樂主任這么一說,那先生已經開始猶豫了。樂主任通過那先生語氣判斷他心理已經起了變化,于是趁熱打鐵,告訴他明天何老師會親自給他打電話。

  老人防線被擊潰,掉入買藥陷阱

  第二天,何老師果真打來電話。“我13歲學中醫,16歲參軍,后來在中央保健局當醫生,您老伴的病我看了很多遍了,她從1999年就得了糖尿病,受病痛折磨都快30年了,我一定能把她治好,這次千逢難載的機會你可不要錯過了。”何老師說。

  那先生想起了老伴這些年一直靠吃降糖西藥和打胰島素緩解病痛,這些方法治標不治本,如今老伴身體更是每況愈下,一人多病,他不禁傷心起來。

  “嗯,要是抓住這次機會,老伴的病說不定就治好了,人家能把我們的姓名、住址和病情說得清清楚楚,又是北京同仁堂的醫生,應該不會是騙子。”那先生心想。

  “好吧,那您看我老伴的病該怎么治?”那先生問。“您老伴的病就像是馬蜂窩,如果用桿捅或用火燒,只會讓蜂子越來越多,所以您老伴的病急不來,需要一個眼一個眼地去治療,不能操之過急。”何老師稱。

  “你先買2-3個月一個療程的藥,估計吃完后你老伴在5年內不再打胰島素和吃降糖藥,病情會穩定住。”何老師稱。至此,那先生的心理防線徹底被擊潰了,他明白糖尿病不可能完全治好,于是完全相信了何老師。然而,他豈會想到他已經掉入了騙子精心布置的賣藥騙局。

  前后買藥共18萬,堆滿30平米客廳

  那先生相信何老師后,第一次從何老師那里買了15000元的藥,快遞一共給他寄來5種藥:降糖膠囊、足貼、泡腳粉、蜂膠牙膏和眼貼。“這些藥能值15000元么,看上去都是保健品也不是藥啊?”那老師收到藥后,心里有不少的疑問,但他自我安慰道:人家是老專家,老專家給咱看病還計較那么多干啥!

  自從第一次買藥之后,樂先生以及他的學生劉先生每隔十天半個月就給那先生打電話,以“應該進入下個療程”、“推薦知名醫院專家藥方”、“新的治療方法”、“充分利用過剩藥物”等理由向那先先生推銷藥品,截止到中秋節那先生共購買保健藥品18萬元。

  下午1點左右,記者來到那先生家中看到,那先生購買的保健藥品已經堆滿了30平米大的客廳,大藥箱子和小藥箱雜亂地摞在一起。記者注意到,不少藥品是2014年生產的,另外通過手機掃碼大多數藥品沒有價格,藥品真偽也無從證明。

  “同仁堂那邊給我寄來的藥大多數都是重復的,有些只是換了一下包裝盒和瓶蓋,就又給發過來了。”那先生說,有些藥一盒就能用一個月如泡腳粉,但是他們給我發了一大箱,少說也要20多盒,2年他也用不完。

  望著屋里堆積如山的藥品,那先生顯得很無奈。

  剪鞋墊熬藥敷腳,“美國神水”泡腳

  買了這么一大堆藥,那先生吃不完,于是就打電話問“同仁堂”那邊怎么辦,這時樂先生拍著胸脯說絕對讓那先生家里藥顆粒不剩,并給他支了這樣一個招:先把藥盒子剪成鞋墊,然后把剩下的藥放到一個鍋里熬,熬好后將藥涂在鞋墊上,然后用腳使勁踩,藥物就會順著腳趾和腳底板進入到身體中。

  那先生按部就班照著樂先生的法子做了,但是不久后那先生就發現問題了:熬的藥太稀,涂在鞋墊上不一會就流走了。那先生把情況反映給樂先生后,樂先生又給他支了一個招:我給您寄幾瓶美國神水和足家老鋪膏藥,你把其他藥混著一塊泡腳。

  這樣,那先先生于是又從樂先生那買了20瓶60毫升的“美國神水”,一共花了15000元,合著750元/瓶。那先生老伴做了一周治療后,發現沒啥效果。這時那先生也算賬了一筆賬:神水加藥品泡腳,泡一次腳少說也要1000塊,這樣下去我可吃不消。

  這個擔心告訴樂先生后,樂先生稱:“這樣吧,馬上過中秋了,我送您點禮吧。”于是給那先生寄了月餅、一箱藥和熬藥油。

  花光積蓄和養老金,老人選擇報警

  那先生稱,他是退休干部,老伴是退休護士,家境還算可以,但自從買藥后,花錢就成了無底洞。“現在我所有的積蓄和養老金都花光了。”那先生說,為了買藥,他曾把一張還沒有到期的存折里的6萬塊錢取了出來,光利息他就要損失6000元。

  “孩子也知道我買藥的事,從一開始他們就勸我不要買,可是我不聽。”那先生說,他的孩子之前跟他說,哪天要是買藥錢要是不夠了一定不要跟他們借。“現在錢都花光了,我跟孩子還有我老伴的關系鬧得都很僵,真不知道該怎么辦。”他說。

  “所有寄來的包裹上只有電話,連個地址都沒有,樂先生的電話顯示所屬地是武漢。”那先生說,他曾撥打武漢12315咨詢此事,工作人員告訴他在武漢有10多個同仁堂,他必須搞清楚是哪個同仁堂。“你說我怎么能搞清楚啊?”

  最終,那先生和老伴于女士選擇了報警。19日下,記者多次撥打那先生提供的樂先生和何老師電話,均無人接聽。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孫業文)

  [本稿件所含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齊魯晚報所有,任何媒體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