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濟南9月19日專電(記者席敏)記者19日從山東省財政廳獲悉,山東省近日出臺一系列財政政策措施,力爭用3年左右時間,使吸納農業轉移人口較多地區的財政保障能力明顯增強,全省外來務工人員市民化、城中村城邊村原有居民市民化、其他農村地區就地轉移就業人口市民化進程明顯加快。

  山東省要求,維護好進城落戶農民的合法權益,不得強行要求其轉讓土地承包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收益分配權,不得以轉讓三項權益作為落戶條件。對擁有土地承包權的農業轉移人口,繼續享有以土地為發放依據的農業補貼,消除進城落戶農民的后顧之憂。

  據山東省財政廳介紹,山東省將健全轉移支付政策體系,支持農業轉移人口享受同等基本公共服務,主要包括支持農業轉移人口子女平等享有受教育權利,落實解決城鎮中小學“大班額”獎補政策,資金分配向接收農民工子弟較多的學校傾斜等;支持將農業轉移人口納入就業服務體系,招用農業轉移人員的小微企業,可按規定申請創業擔保貸款,由財政部門給予貼息支持等;支持完善統籌城鄉的基本醫療保障制度,構建統籌城鄉的基本養老保障體系,以及將農業轉移人口納入住房保障體系等。

  山東省將強化財政激勵措施,促進農業轉移人口“三個市民化”,包括支持產業融合發展帶動農民就地就近市民化,建立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獎勵機制,建立支持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財政政策動態調整機制,建立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擔機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