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全生產,責任大于天。20日,在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三次會議上舉行第二次全體會。會上,聽取了全省安全生產工作情況的報告。今年以來山東省修訂了《山東省安全生產條例》,省政府安委會制定實施了安全生產約談、舉報獎勵、掛牌督辦、獎戒約束等一系列制度,相繼約談了11市、縣(市)政府和省直有關部門的主要負責同志。各有關部門將113家企業納入了“黑名單”管理。
報告顯示,山東省今年重點行業領域安全生產工作成效顯著,加快重點敏感區域內化工企業“搬遷入園”的進度,不再審批固定資產投資(不含土地費用)低于1億元的化工項目。全省共關閉化工企業1000余家,125家危險化學品企業實現搬遷入園。全省43家位處采空區的生產礦山中,已有20家完成采空區充填。省安監局推進煙花爆竹生產企業退出市場,年底前全省29家生產企業將全部退出。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前不久,省安監局運用大數據,對2001年—2015年全省較大及以上事故的發生與氣候狀況、時間節點、風險管控和產業結構等因素密切相關。從以后因素看,極端異常天氣對安全生產有較大影響,汛期和秋季后進入四季度,要特別晶體大風、寒潮、雨雪等災害性天氣給安全生產帶來的不利因素。從時間節點看,10月、11月是全年較大及以上事故多發月份。四季度是傳統成產、經營和建設的旺季,國慶、元旦等節假日出行人員較多,這都增加了安全風險。
(生活日報記者 王富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