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齊魯網9月28日訊 日前,省政府印發了《山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推進品牌建設的意見》(魯政發〔2016〕24號)(以下簡稱“意見”)。今天,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公室邀請省政府副秘書長魏華祥先生、省經信委主任錢煥濤、省商務廳副廳長王洪平、省工商局副局長蔡福安、省質監局巡視員谷源強介紹《意見》有關情況。
長期以來,山東是品牌大省,但不是品牌強省,中國入選“世界品牌500強排行榜”企業由2010年的17個增至2015年的31個,增長82.4%,山東品牌始終僅有海爾與青島啤酒2個。2015年“中國最具價值品牌500強”,我省入選品牌42個,僅為北京44.6%,廣東的52.5%。2015年,全省276家國際自主品牌企業完成出口167.5億元,僅占全省出口總額的11.6%。究其根本原因,是我們的自主創新能力不足,全省2015年研發投入占生產總值的比重2.3%,僅為全國平均水平,全省擁有的有效發明專利量,與廣東、浙江、江蘇相比存在明顯差距。
《意見》提出,到2020年,山東大中型企業研發強度增長10%以上,培育一批世界知名品牌和一批國內一流品牌,進入世界品牌價值500強的企業力爭達到5家,進入中國品牌價值500強的企業力爭達到60家。重點行業前十位品牌企業銷售收入占同行業銷售比重進一步提高,自主品牌產品出口占全省比重力爭達到20%以上。
為了達到上述目標,山東將重點實施品牌基礎建設、供給結構提升、需求結構提升三項工程和消費品工業“三品”專項行動。
山東將實施品牌基礎建設工程,從堅持更高標準引領、實施精細化質量管理、實施商標戰略、提升品牌科技內涵、嚴格保護知識產權、培育示范標桿、建設高層次人才隊伍、增強品牌建設軟實力八個方面夯實品牌發展基礎。
山東將實施供給結構升級工程,由供給側入手,從打造農產品品牌、提升制造業品牌、壯大服務業品牌、打造國際自主品牌、鑄造食品藥品品牌、培育區域品牌六個方面構建品牌體系。
山東將在提升供給側的同時,注重發揮需求側作用,從引領消費升級、強化品牌營銷和推廣、完善誠信體系、優化營商環境四個方面優化市場環境,通過消費結構升級引領品牌建設。
山東將開展消費品工業“三品”專項行動
山東省政府辦公廳日前印發了《關于貫徹國辦發[2016]40號文件開展消費品工業“三品”專項行動營造良好市場環境的實施意見》(魯政辦發[2016]43號),明確提出在消費品領域大力開展“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專項行動,加快提升紡織服裝、食品、家電、造紙、家具、醫藥等傳統優勢消費品供給,大力增加旅游裝備、文化體育等中高端消費品供給,努力拓展智能、健康等新興消費品供給,培育一批消費品品牌,提高消費品工業供給水平和能力,滿足國內消費升級需求。
據了解,目前山東入選世界品牌500強2個,中國質量獎1個,全國質量強市示范城市1個,國家商標戰略示范城市3個、示范企業2家,中國馳名商標666件,國家級質量標桿13個,國家級食品安全城市創建試點5個,中華老字號66家,國家級風景名勝區5處,國家級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46個,山東省重點培育的國際自主品牌276個,山東省省長質量獎企業40個。在農業、制造業、服務業及建筑業等領域形成了一批知名品牌,樹立了一批標桿,推出了“山東三珍”(阿膠、海帶、膠東參)品牌,打造了“好客山東”、“好品山東”、“厚道魯商”、“食安山東”等公共品牌。(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