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年擴張反虧損

  不如當年置了房

  提起亞星,濰坊人不約而同會想到亞星橋。作為濰坊市區的標志性建筑之一,亞星橋正是由當年風頭正勁的濰坊亞星化工集團于1996年投資興建的。一名從亞星提前退休的員工陳女士說,亞星當年是數一數二的好單位,但現在明顯不如以往,很多項目都不掙錢,卻還有大批人要養。

  亞星化學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股東告訴記者,2001年亞星化學上市時,其氯化聚乙烯(CPE)生產規模已居亞洲第一、世界第二,國內市場占有率40%以上,排名第一,國際市場占有率18%以上,排名第二。上市募資逾7億元,給了亞星化學繼續擴張的本錢。2003年,亞星化學CPE產能突破7萬噸,登上世界首位。至2008年,更是增至17萬噸。然而,規模的擴張并沒帶來效益的增厚,反倒是利潤逐年下滑。2004年以來連年虧損。

  12日,記者來到位于濰坊市奎文區鳶飛路北宮東街321號,這處建于2003年的房產,曾是亞星化學的青年公寓。不過,原青年公寓居住員工已于2016年3月15日前全部搬離。亞星化學也許不會想到,十幾年前蓋的房子會在十幾年后給自己幫上大忙。而幫上亞星化學大忙的另外幾處房產也是無心插柳。12日,亞星化學董秘孫巖告訴齊魯晚報記者,本次出售的另外五處房產本是亞星化學分別位于上海、廣州、成都的辦事處,由于辦事處早已撤銷,這些房產就一直閑置著。

  “幸運的是當年買了房,不幸的是沒買更多的房。”這本是最近調侃實業難做、賣房求生的一個段子,沒想到也應驗在濰坊亞星化學身上。